
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朋友体检查出了肺结节。数据显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经上升至 22%~51%,具体的数值,因不同的研究而不一样。有些地方用了更好的技术,肺结节的发现率更高。一些医院在薄层 CT 检查中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胸部 CT 检查的患者中 60% 以上能发现肺结节,相当于超过一半的人中都有肺结节。但肺结节不等于疾病,它只是描述肺内部的一种情况,就像给肺照了一张相,至于这张照片表明了什么样的肺部问题,还要医生来判断。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低于 5%。超过 95% 以上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结节,不需要手术干预。
➊ 肺部陈旧的疤痕:很难消失,但没关系,只是岁月留在你肺部的痕迹,对你的健康没有影响;
➋ 小的良性肺结节:不需要动手术切除,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只需要定期复查就行;
➌ 还有一些可能不是肺的结节,而是淋巴或者胸膜组织的增大等,这些也都是良性的,对身体没有伤害。
有一部分人的检查报告单上提示有「恶性可能」,也不一定等于肺癌。肺结节的检出率上,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其实差不多,只是高危人群检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一些。例如,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磨玻璃肺结节,虽然恶性风险高,但也有良性的可能。结节直径大于 8 mm,提示恶性风险高,也不意味着一定要手术切除。
结节风险的高低,除了大小,还有形态、质地,特别是结节的动态变化情况。总之,体检发现的结节,恶性率并不高。
如果你不属于高危人群,恶性风险又低了一些。据 2021 版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高危人群是指年龄大于 40 岁的,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
➊ 吸烟每天一包持续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续 10 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者;
➋ 长期被动吸烟者;
➌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
➍ 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
➎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有的结节无法确定判断良恶性,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去随访,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随访一段时间后的结节变化情况,是判断良恶性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是 100% 的疾病诊断。
很多结节,特别是很小的结节,影像学的特征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需要在系统的随访中,观察这个肺结节的影像学变化,结合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来做出最后的判断:究竟是不是需要手术?比如,同样是有恶性风险的磨玻璃结节,在系统随访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有的会扩大、有的保持不变,有的结节明显缩小。很显然,他们的诊断也会不同。
随访很关键,一定要按时去!
如果你和家人是上面讲到的肺癌高危人群,那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 CT 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安排。
如果你不是高危人群,那不必特意去做 CT 检查。如果已经在常规体检做 X 线检查时发现了肺部问题,那就听医生的话,按时随访。
特别提醒,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的人,也要注意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