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真的能活得更久吗?

吴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1-05-04 05:39 阅读量6666

本文转载自临床指南与医学英语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

“人一生只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

这两句话在网上流传已久,用最狠的字传达出一个意思:吃太多会减寿。

难道人的寿命真的和吃多吃少有关系?

吃得多就死得早,吃得少就活得久?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多项实验研究表明,少吃能延长寿命

“寿命”一直是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科学家通过实验也证实了饮食和寿命确实有关。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上发文,研究团队在实验动物果蝇中鉴定到了一种名为Sestrin的蛋白质,它在肠道细胞内发挥作用,通过限制饮食,降低肠道干细胞活性,抑制衰老的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健康状况,实现寿命延长。

美国科学家则曾对200只猴子进行研究。将猴子分为两组,一组不控制饮食,吃饱为止;另一组限制饮食,只吃七八分饱。10年后发现,不控制饮食的猴子死亡数达50只,控制饮食的猴子只死了12只。在第15年时,发现不控制饮食的猴子全部死亡。

这种分组控制变量的方法在人的身上也实验过。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220名平均年龄38岁,生理年龄37岁(生理年龄是通过计算总胆固醇、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等得出)的参与者分为145人一组和75人一组。其中,145人限制饮食,平均每顿少吃一成,另外的75人没有任何限制。

两年后发现,限制饮食组平均每年生理年龄都会减少0.11岁,身体更年轻;而未限制饮食的参与者每年生理年龄都会增长0.71岁。


这些研究都指向一个结论:适当控制饮食利于长寿,少吃能延长寿命。


控制饮食≠刻意节食

适当控制饮食有益健康,利于长寿,但绝不是节食的借口。控制饮食意味着在保证摄入足够营养物质的前提下,拒绝暴饮暴食,吃饭七八分饱,如果刻意节食,什么都不吃,反而会招惹一身病,如增加心脏负担、引发脱水症状、患上厌食症,特别是会对肠胃造成极大伤害,而肠胃健康与长寿息息相关。

胃肠道具有消化、吸收、排泄、免疫、调节情绪的作用,是支撑健康最主要的器官,肠胃功能不健康易引起营养不良、诱发和加重各种疾病,体弱多病自然会对寿命有影响。

因此,在控制饮食之余,也要注意养胃护胃。

肠胃健康,怎样守护?

控制饮食,每餐七八分饱,相比饱餐,对肠胃的负担更小,也能起到一定的养胃护胃作用,而每日的食物摄入分量,具体可以参考英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建议。

鱼虾:50~100g

蔬菜:300~500g

水果:200~400g

坚果:30g以下,大概一个掌心大小

肉类:75g以下,红肉总摄入量一周控制在500g以下

主食(谷物或薯类):400g以内,粗粮最好占到三分之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