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没有“清淡饮食”的任何官方的解释和定义
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上说清淡饮食就是食物多样化,最大限度体现食物的真味,最大可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动物性食物、食用盐、糖、油使用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避免辛辣调料。
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期对“清淡饮食”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喝粥最清淡
每次吃油腻或者生病了,当被叮嘱最新饮食清淡些,都会喝点什么都不放的白粥,配点小菜这样一碗白粥最大的作用就是:升血糖
误区二:清淡就是吃各种草
口味清淡就是吃各种草(蔬菜)还就着沙拉
你确定就能瘦瘦瘦了么?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就着沙拉,就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各类蔬菜酱汁主要问题是能量和钠含量都居高不下
且添加植脂末等反式脂肪酸类油脂和化学添加剂这些都与“清淡”的理念背道而驰
误区三:清淡饮食就是拒绝一切肉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要求健康饮食应该保证每日150~200g的蛋白质食物,而瘦肉、鱼、虾、蛋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不仅增强饱腹感、促进肌肉合成,还能合成抗体,增强免疫力。
清淡饮食正确的打开方式
清淡饮食要做到,“四少一多”
少油,少盐,少糖,少辛辣
食物多样化
少油
合理控制用油量,选择多品种食用油并经常调换,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可以用带有刻度的控油壶来控制油摄入。避免油炸、油煎食物。
少盐
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3],吃得太咸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同时注意隐形盐,包括酱油、甜面酱、鸡精、番茄酱、沙拉等调味品。
少糖
建议添加糖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
添加糖包括白砂糖、冰糖、红糖等,以及甜点、甜果汁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它们会刺激胰岛素水平上升,加快脂肪合成,危害健康。
少辛辣
辣味在带给我们味蕾快感的同时,却让消化道很受伤,尤其是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清淡饮食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调味品,除了少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的香辛料,多用醋、番茄、柠檬汁,也可以用香芹、香菜、香菇、洋葱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也会让食物别有风味。
食物多样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指出,应保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食物多样化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