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孟达因肝癌去世一个月后,香港演艺圈又传来噩耗,被称为“金牌配角”的演员廖启智于3月28日晚上不幸病逝。据港媒报道,廖启智3月28日在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因患胃癌去世,享年66岁。据媒体报道,去年12月廖启智因胃部发胀前往医院做检查,确诊患上胃癌。他立即停止工作并住院治疗,为避免被人打扰,他一直没有对外透露病情低调处理,直到3月22日才公开。
据报道,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胃癌68万例,胃癌死亡50万例,5名因肿瘤而死亡的人中就有1名死于胃癌。由于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诊疗费用在20万元以上!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才能预防胃病呢?其实胃最怕四个字。
快!
古人吃饭要求细嚼慢咽是有一定道理了,这不仅关系到吃相难不难看,斯不斯文,是否有伤风化、大煞风景!更主要是吃饭快,狼吞虎咽,食物咀嚼不细,会对消化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很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还会造成胃动力下降。久之会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癌变的可能。
饱
老话说吃饭七分饱是很有道理的!长期饱食有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过早地衰弱或减退的可能性。长期饮食过量会使肠、胃等消化系统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造成其功能失调,可能生病得癌。
烫
很多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食物。当黏膜细胞出现病变后,有可能引起癌变。
郁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觉得委屈的时候,心里就“堵得慌”,不想吃饭。人在心情委屈时,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直接导致胃肠分泌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护层受损。
那么如何预防胃癌呢?除了杜绝以上四个字以外还要做到......
胃镜定期做
不管你是身体健康还是已经有胃部不适,胃镜检查应定期做,尤其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因为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胃疼、腹胀、不想吃东西等症状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
另外越是觉得自己身体好或是年轻的人,一旦发现患有胃癌,进展为中晚期的可能性非常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觉得自己身体好,偶然出现胃部不适也不重视,扛着扛着就把一个早期能解决的病拖到晚期。另一个是年轻人虽然体力好、代谢快、免疫力高,但能突破防线的肿瘤恶性程度也会更高、更为凶险。
根除幽门螺杆菌
国际卫生组织认为幽门螺杆菌是Ⅰ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会让胃病久治不愈,胃炎反反复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39%的胃癌风险,可谓早癌的一级预防策略。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约为60%。所以胃病总不好的人,一定要查查幽门螺杆菌,看看是否需要杀菌!
吃大量新鲜水果蔬菜
通过摄食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已被多个国家写入癌症预防的膳食指南中。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的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阻断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从而起到防癌作用,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主要有猕猴桃、橘子、西红柿、辣椒、青菜、苦瓜等。
这些东西要少吃
1.腌制食品,包括盐渍的萝卜、肉类腌制品等。
2.烟熏和油煎食物,特别是肉类煎炸、熏烤的食物。
3.霉变食物。
4.高盐食物。食盐会损伤胃黏膜。
5.酒。
6.控制体重也是防胃癌
控制体重也是防胃癌
控制体重,不仅对预防心脑血管病上有益,还对预防癌症,特别是胃癌有益。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来越多,胃的近端反反复复被反流上来的胃酸刺激,患癌的几率明显增加。所以控制体重不仅关系到形象,更是与生命相关。
从胃炎到胃癌,是一段比较长的路,胃癌肯定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是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无知往往促进这种悲剧发生,及时改正生活方式和及时的检查是挽救这一悲剧的唯一方式,胃癌绝对不是吃某种保健品跳两场广场舞可以预防的,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诊,另外目前我院已准备联合各社区医院医联体开展胃癌早期筛查工作,近期即将在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应工作,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