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大家对疫苗接种后是否能产生相应抗体比较关注。因此,在医院内出现部分接种疫苗后的人员来检测体内抗体的情况。那么,我们接种新冠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与目前医院所检测的新冠抗体有何不同?
医院所检测的新冠抗体说到底只是检测的抗新冠病毒某一抗原或蛋白(N蛋白、M蛋白、S蛋白或E蛋白等)的IgM或IgG抗体,并非抗新冠病毒的总抗体。
抗体检测的不同类型:总抗体,中和抗体,IgG,IgM分别代表什么?IgG与IgM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他们的产生时间和作用均有不同(见图),IgM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而IgG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利用这个特点,IgG和IgM经常被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IgG提示既往感染或感染中后期,感染后10-15天产生,持续时间久;IgM急性期感染指标,约5~7天产生,较短,一般2-3周。新冠中和抗体就是竞争结合病毒表面S蛋白,阻断S蛋白阻止病毒侵入细胞。新冠肺炎患者在染病的数天或者一周后,机体会产生抗病毒抗体,其中中和抗体作为有抗病毒活性的抗体,仅占抗病毒抗体中的少部分。对于评估疫苗效果,监测感染率、群体免疫和保护性免疫,以及评价临床试验期间和大规模接种后的疫苗效力,需要测定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快速试验。
目前对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检测的试剂尚未获批。有的厂家有科研试剂,但是缺乏临床试验进行性能评估。所以在公立医院暂无可使用的中和抗体检测工具进行检测(目前大部分医院提供的是总抗体/ IgM / IgG检测);当在不具备中和抗体检测条件的机构,用一般的方法(胶体金,ELISA等)进行检测IgG,IgM或总抗体时,可能会显示阴性,这不代表未产生免疫应答。目前在公立医院抗体检测结果,与疫苗的应答效果无关。现在医院行抗体检测仅适用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