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炎症反应的几个常见指标

吴艳玲医生 发布于2020-11-23 16:18 阅读量10486

本文由吴艳玲原创

‘敏感的炎症反应物,但无特异性。细菌感染后4—6小时开始升高,36—50小时达峰。半衰期19小时。CRP水平取决于产生速度及促发因素严重程度。

CRP显著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CRP>10mg/L,约80%为细菌,>50mg/L,约88—94%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也可以升高,但幅度不及细菌感染。CRP轻度升高,3—10mg/L与肺感染低度炎症有关: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吸烟,糖尿病,地体力活动,口服激素,睡眠障碍,慢性疲劳,少量饮酒,抑郁,老龄化。

ESR

也是个炎症反应标记物,急性期反应水平de间接指标。影响因素有急慢性炎症,免疫球蛋白,非炎症性因素如红细胞大小形状数量有关,还有技术性因素。

血沉升高表示全身和局部炎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缺血,创伤。感染性因素最常见:血沉>100最常见的因素是感染(33%),肿瘤和肾脏疾病合17%,炎症疾病14%。

CRp与ESR不平行的原因:

    1.两者动力学差异。CRP的升高和下降都更快。

    2.与炎症和或免疫性疾病相关机制特征有关:

         1.同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两者变化一致,与炎症范围和程度相关。

         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例外,ESR升高更常见,CRP反应很弱(可能是因为SLE高度表达的I型干扰素抑制肝细胞合成CRP),但是如果SLE患者出现CRP显著升高,意味着细菌感染,但浆膜炎者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会导致CRp也可能升高。

          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致使血沉升高而CRP正常。

PCT

PCT来源,甲状腺C细胞产生,释放入血会变成降钙素,所以血液中降钙素原不高,<0.05—0.1ng/mL。全身感染时,由于内毒素及其他炎症因子刺激甲状腺外其他全身实质细胞可以产生,如脾,胰腺,脂肪细胞,肾结肠,脑肺等,但不能转换成降钙素,故引起血清降钙素原升高。降钙素原在感染后4小时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峰,半衰期29—33小时。

PCT解释结果:

      PCT>0.25ng/mL,多提示细菌感染。而急性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时显著升高,当pct显著升高时且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革兰阳性杆菌感染几率更高,因为革兰阴性杆菌释放更多的内毒素。真菌感染也会导致pct升高,但是是轻度,一般不超过2ng/mL。如果pct不升高,见于病毒感染,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对全身刺激小,所以pct不升高,但可能crp及esr升高明显),自身免疫性疾病。

所以PCT水平越高,>2,提示细菌感染,脓毒症,越高越提示感染重,预后差。

但Pct升高还见于其他情况:

引起巨大应激的非感染情况。

    1. 如严重创伤,手术,烧伤,心胸部及腹部大手术

    2.甲状腺髓质癌,小细胞肺癌。

   3.长时间或严重的休克,心肺复苏后。

    4.OKTs和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刺激前炎症因子释放。

3日内的新生儿,生理性的。

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替代治疗后下降。但如果显著升高,还是要考虑感染,只是诊断的界值要提高。

PCT用处

一,鉴别细菌感染及预后

脓毒症,敏感性77%,特异性79%。

下呼吸道感染敏感性94.1%,特异性88.4%。

阴性预测价值89%_94%除外诊断。

数值与感染范围与程度有关,PCT高预后差。

二,知道抗生素疗程

根据pct启动或者升级抗生素治疗,目前研究不一致,指南不做推荐。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

降级及停药指征,有共识,帮助缩短疗程及减少花费。当pct<0.1或者较基础值下降超过90%。CRP<25mg/L,或者下降>50%可以停药。

常见细菌感染急性标志物的代谢

鉴别CAP细菌感染,PCT最好。PCT比CRP升高更快,达峰更快。预测CAP菌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更好。预测AECOPD治疗反应,CRP更好。

真菌感染相关

G实验,检测的是真菌上的13βD葡聚糖含量。葡聚糖是真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细胞壁持有成分,占真菌壁成分50%以上。可特异性激活鲎hou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称为G实验。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或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G实验特点

    1.鉴别多种真菌的IFI和定值,只有侵袭,进入血管入血,才会升高。但不能区分真菌种类。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菌,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都可以升高,但有两种不能检测:隐球菌及毛霉菌(接合菌)

    2.可以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先于临床诊断平均4天。升高平均早于发热5天,早于呼吸道症状10.7天,早于HRCT9.3天。

G实验使用建议

推荐G实验跟GM实验联合可以提高曲霉菌诊断阳性。≥2次阳性可以降低假阳性率。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到2次,且动态监测,可以观察疗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