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内疫情总体呈持续向好的局面,但仍有零星输入病例,要继续防范由此带来的本地感染的风险;
随着学校全面开学复课,需密切关注学校复学后可能的聚集性疫情风险。
新冠肺炎防病应该如何做?
市民日常防护:
✎勤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无洗手设施,可用纸巾擦拭明显污物后,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清洁用品代替洗手。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勤通风:家庭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勤观察:经常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任何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的公共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前先洗手。
✎少扎推:少聚餐,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车站、商场、影院等),如需外出,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1米以上)。
学校防控措施:
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与当地指挥部充分沟通。加强校内医务人员及卫生负责人培训,严格把控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
学生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手卫生,如勤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保证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饮水足够、运动适量、睡眠充足、心态良好。每日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能步行上下学的尽量步行,如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配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入校前按要求测量体温,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
✎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在校园内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就餐时不交谈,不与他人分享食物,避免张开嘴咀嚼食物。
✎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