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别盲目服药

吴艳玲医生 发布于2019-12-02 23:41 阅读量6839

本文由吴艳玲原创

混合吃感冒药为什么会引起肝衰竭呢?

对乙酰氨基酚,又称醋氨酚、扑热息痛,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类似,但抗炎作用弱,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里都有它的存在。

美国 FDA 2014 年曾发出公告:限制医生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感冒药的临床应用。FDA 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 500mg,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 6 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应不超过 2000mg,疗程不应该超过 3 天。

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有:

对乙酰氨基酚常规治疗剂量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若治疗剂量反复多次使用,尤其是高剂量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转氨酶增高;超剂量使用可导致肝功能明显异常,有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



第二个案例与最后一个病例中患者同时服用的几种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超量服用,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肝肾损害的发生。



对乙酰氨基酚说明说中记载: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应及时洗胃或催吐,给予拮抗剂 N-乙酰半胱氨酸。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 N-乙酰半胱氨酸溶于 5% 葡糖糖溶液 200mL 中静脉滴注,或口服甲硫氨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但是不可给活性炭,因为其可影响解救药物的吸收。拮抗剂宜尽早应用,12 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 24 小时疗效较差,应选用其他疗法:血液透析等。

面对患者,用药教育如何做?

1、应避免同服 2 种或 2 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严禁同时饮酒。

2、酒精中毒、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会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

3、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出现红斑或水肿症状应立即停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