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俗语形容胸痛,有老年人爱财如命心疼花钱,有年轻人失恋后撕心裂肺,而从疾病角度来说到,胸痛这个症状可能大家都不陌生,胸口疼痛,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胸痛不一定就是心脏痛,它的病因很多,很复杂。心脏病会导致胸痛,肺炎、胸膜炎、食管炎等也会导致胸痛。由于症状的特殊性和部位的重要性,胸痛是个十分令人恐惧的症状。如何抽丝剥茧,排除致命性胸痛,规范管理胸痛,显得很重要。
胸痛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可以由胸廓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除此之外,胸廓外的组织器官的病变如腹部病变,甚至精神心理性疾病如焦虑症等也可引起胸痛。
遇到胸痛最急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识别致命性胸痛,并及时处理胸痛
致命性胸痛有哪些呢?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ACS 包括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
胸痛的主要特点是:1.疼痛部位位于胸骨后, 呈压榨性、紧缩感、憋闷或烧灼感等, 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或左前臂,2. 诱发因素包括劳累、运动、饱餐、寒冷、情绪激动等。
UA 胸痛诱因与性质同前述, 但是患者活动耐量下降, 或在静息下发作, 胸痛持续时间延长, 程度加重, 发作频率增加。
心肌梗死的胸痛持续时间常> 30 min, 硝酸甘油无法有效缓解, 可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等表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等患者症状可不典型, 临床中需仔细鉴别。
心电图是早期快速识别ACS 的重要工具, 标准18 导联心电图有助于识别心肌缺血部位。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鉴别和诊断患者ACS 的重要检测手段, 其中, 肌钙蛋白(cTn) 的2 种亚型cTnI或cTnT 是首选的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对判断心肌坏死也有较好的特异性。
重点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致命性胸痛疾病。如果左胸部发生剧烈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口里含服硝酸甘油都不能缓解,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需要立即救治,请马上拨打120或者送附近医院急诊科。
(二)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 血液进入血管壁内, 造成主动脉剥离或破裂。
胸痛的主要特点:1.以骤然发生的剧烈胸痛为主诉, 其性质多为刀割样、撕裂样或针刺样的持续性疼痛, 程度难以忍受, 可伴有烦躁、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2.通常伴随着严重高血压,但如果血压低提示预后不良。3.胸痛的部位与夹层的起源部位密切相关, 随着夹层血肿的扩展, 疼痛可随之向近心端或远心端蔓延。
患者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也与夹层累及的部位相关,也可出现十分复杂的症状。
主动脉CT 血管成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经胸壁和( 或) 食道超声心动图可辅助诊断部分累及主动脉根部的患者。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胸片可见纵隔增宽。
重点提示:主动脉夹层也是危险性很高的急性胸痛,如果有前胸剧烈疼痛,疼痛程度难以忍受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高血压、烦躁等,或伴有其他系统损害的症状时应考虑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后果很严重,应及早送到能做夹层手术的医院。
(三)急性肺栓塞
胸痛、呼吸困难及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见于80% 的肺栓塞患者。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可能与患者低氧血症有关; 晕厥或意识丧失可以是肺栓塞的首发或唯一症状。
血压下降、休克提示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下肢肿胀、双侧周径不对称、腓肠肌压痛提示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PaO2 < 80 mmHg 伴PaCO2 下降。血浆D-二聚体< 500 μg/L, 可以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
患者可有异常心电图表现, 包括V1 ~V4 导联及Ⅱ、Ⅲ、aVF 导联的T 波改变及ST 段异常; 部分患者可有SⅠ TⅢQⅢ 征( Ⅰ导联S 波加深, Ⅲ 导联出现Q 波及T 波倒置) ; 其他心电图改变包括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 波、电轴右偏等右心室负荷增加的表现。
多排螺旋CT 肺血管成像对于段以上的肺栓塞具备确诊价值, 推荐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胸片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超声心动图对提示诊断、鉴别诊断及危险分层与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重点提示:如长期卧床、翘二郎腿、下肢静脉曲张、久坐不动的人,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甚至晕厥、意识丧失、口唇发绀等,很有可能是肺栓塞,肺栓塞也是严重的胸痛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其他的胸痛原因
胸痛患者中大部分为非致命性胸痛, 包括各种心原性胸痛和非心原性胸痛。
(一)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胸痛
呼吸道疾病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如气胸、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肿瘤等等,
疼痛的特点:疼痛部位与炎症波及范围有关通常为右胸,胸侧壁,通常与呼吸、咳嗽有关,咳嗽、呼吸时疼痛明显。炎症期可以有发热。肺部肿瘤的患者通常是持续的隐痛伴有消瘦、乏力、干咳、咯血等。
(二)纵膈疾病
纵膈疾病常见的主要是肿瘤为主,一般是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症状,
疼痛的特点:长期的胸骨后隐隐的疼痛,部分患者变化体位可稍缓解,到晚期为持续性的胸骨后胀痛,如压迫气管、食管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三)胸壁疾病
主要是胸壁的骨头、肌肉、周围神经等组织引起的疼痛,
胸壁疾病引起的疼痛特点:疼痛位置相对固定,大都可以触摸到疼痛位点,按压可缓解或加重。
带状疱疹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疼痛主要表现为神经痛,几天后出现簇集性水疱,沿单侧神经呈带状分布。
(四)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溃疡,肝脓肿,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引起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
疼痛的特点:主要是胸骨后及剑突下的烧灼样疼痛,与饮食有关,夜间可有反流,起身后可缓解,服用抑制胃酸药物可缓解。腹部可有压痛甚至反跳痛。
(五)心理-精神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普通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意识增强, 也导致心理-精神原性胸痛的发生比率显著升高,
这类胸痛的特点:症状多,除了胸痛以外会有头晕、心悸、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疼痛时间不规律,可长可短,疼痛性质多变,可有剧烈的疼痛也可是轻微的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数人到空旷的地方透透气,或活动后症状反而减轻。最重要的是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的疾病。
常见人群:年轻人熬夜生活不规律,加班加点的白领,绝经期的妇女,焦虑、抑郁寡欢的人等等。
总之引发胸痛的原因很多,涉及的系统也比较复杂,需要临床多科室协助诊治,但最重要的是快速识别致命性的胸痛,及时正确的处理致命性胸痛,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