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性早熟病例分享

王静医生 发布于2021-03-09 19:49 阅读量11166

本文由王静原创

    女童性早熟,一旦发现,尽早干预。干预的方法,规律的定期监测是其中之一,坚持服药是其中之二。二者都做到的,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掌握、早治疗、按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推迟月经来潮、促进身高追赶的目的。

    下面这个病例,患儿女,目前年龄9岁,从6岁起即出现乳房增大,当时做B超体颈比为1.2:1,左侧卵巢体积0.79cm3,右侧1.22cm3,双侧卵巢内均有卵泡,最大直径7mm。开始予中药干预治疗,每隔3个月复查1次B超,经用药治疗,3月后乳房回缩,硬结消失,后一直维持至今。B超多次复查,体颈比维持在1.1~1.2:1,卵巢体积最大时1.62cm3,卵泡最大7mm,现在患儿已9岁,最近一次复查卵巢体积控制在左侧0.91cm3,右侧1.01cm3,卵泡体积6mm,维持在初始水平。血清激素水平基本稳定。从出现发育至今已两年半时间,目前总体控制平稳,近半年患儿药量减半,每日1次服药,小量维持。身高维持按骨龄的中等水平。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中药治疗性早熟的优势,在于和缓有效地控制激素水平,使之不至于过快升高,从而延缓青春期性发育的进程,推迟月经来潮,这样争取时间出来让孩子长身高,用时间换取空间。因不同于西医采取打针的方法直接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和缓,且不会抑制身高增长,故越早干预,疗效越好。

    西药治疗性早熟,只有打针一种方式,早期的部分性性早熟、单纯乳房发育、或者当时预测对身高影响不大的,以上不需要或暂时不符合打针标准的,西医暂无特殊处理,均为定期观察复查。中药治疗的适应征为:早期性腺轴启动,或部分性性早熟,西医尚处于观察期不能打针治疗的患者,适合中药早期干预;性早熟慢进展发展型;打针针剂过敏者;其它器质性疾病不能打针者;家长担忧副作用不想打针者;性发育已到偏后阶段,骨龄接近成熟,不适合打针者的补救性治疗;尚有厌食、偏食、鼻炎、遗尿等综合问题需要一并调理者;等等;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