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体弱的八大因素
万力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委员。儿科临床经验丰富,对呼吸、消化及心脑疾病有较深研究。擅长运用中西结合疗法诊治咳嗽、哮喘、胃炎、厌食、腹泻、遗尿、血尿、多汗、多动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博士介绍,城市体弱儿童众多,如果体弱儿童长期患病,不但影响孩子上学,也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万博士分析指出了孩子身体被搞垮的八大因素:
一是不懂得优生。父母有不良嗜好,如怀孕时饮酒、吸烟等,孩子多半体弱,甚至先天残疾。
二是吃得太饱、穿得太暖。小儿脾胃运化功能不好,虽然需要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穿得过暖,孩子容易出汗,出汗后反而容易受凉。
三是滥用药物。有的家长给孩子盲目用药,一见孩子发烧,就抗菌素、退热药等一起服用。这是十分错误而且是十分危险的。另外,迷信新药和贵药也是不可取的。
四是滥用抗菌素。抗菌素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增强,导致体内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大量增加。
五是滥用激素。滥用激素退热更是由来已久。因为激素退热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一些医生把激素当“宠儿”,如今已成为不合理用药的典型。
六是随意进补。充斥市场的营养补品如人参、蜂王浆、花粉、虫草等,过多服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和肥胖。
七是环境污染。我们正处于一个餐桌污染的时代,如苏丹红食品、米猪肉、毒韭菜、三聚氰胺奶粉及带有农药和激素的水果等等,成为人类的隐形杀手,也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八是缺乏锻炼。主观上对锻炼不感兴趣,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客观上缺乏锻炼身体的场所,忽视了孩子锻炼身体。
以上八大因素,导致了孩子容易得病、病情容易加重,而且难以治好,经常出现发烧、感冒、腹泻、贫血、消瘦、多汗等症状,以及精神上脆弱等体弱表现。
如何增强体弱儿的体质?众所周知,中医药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万力生博士主张,调理体弱儿就应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一中医预防保健思想。根据每个体弱儿童的体质进行针对性调养。“辨体施养”,只有这样积极干预,才能使体弱儿尽快恢复为体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