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遗尿症的孩子不再怕遗尿(发表于本色生活杂志)

万力生医生 发布于2024-03-25 16:43 阅读量754

本文由万力生原创

让遗尿症的孩子不再怕遗尿

●典型故事

莉莉今年已经12岁,生于1999年2月,孩子从小一直遗尿,现在每晚1次,每次尿量较多,夜间不易叫醒,曾在当地医院治疗过多次,效果都不明显,最近夜间遗尿更加厉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担心家长责备和同学知道,很是苦恼,2010年7月听朋友介绍万力生博士对小儿遗尿症很有研究,故特意从海南赶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请求万力生博士为其治疗,并仔细询问与遗尿相关的因素有哪些?莉莉的的遗尿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

万博士仔细检查后,认为莉莉遗尿比较复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主要与遗传、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中枢唤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训练不当等多种因素有关;从中医学的角度则认为主要与肾气虚有关。由于莉莉年龄较大,病程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包括生活管理、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具体治疗如下: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主要是吃、喝、睡。

吃 夜间少吃太咸、味重、肉类等蛋白质类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偏干的食物。

喝 ①减少喝水。②改变喝水的习惯:尽量白天多喝水,把一天的水尽量白天喝完,给身体把水补足,夜晚的喝水量自然就减少。

睡 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最好在晚上9-10点睡。

●膀胱训练

第一步,准备阶段。父母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专门为孩子每次尿尿时量尿用。准备一张划好表格的纸,以记录孩子每次尿尿的量。第二步,遗尿的孩子每天尽量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第三步,实施阶段。每当有遗尿习惯的孩子开始有尿意时,要尽量憋住5分钟以后在上厕所。以后可根据孩子的意志力强弱等具体情况,增加憋尿时间,直到能憋住30分钟左右。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父母都要给以赞扬或奖励。另外,父母也可以告诉遗尿的孩子,可以试一试断断续续地尿尿,即在尿尿的过程中,突然主动中断,这样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舒张、收缩功能。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憋尿训练,遗尿的孩子就能控制膀胱的收缩,不会再遗尿了。

药物治疗

仔细询问莉莉的情况:每晚遗尿1次,醒后方觉。伴见面色白,学习成绩差,小便频数,色白量多,手脚发冷。舌质淡,脉沉迟无力。中医辨证为肾气虚,治则温补肾阳,固涩小便。选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加减:黄芪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桑螵蛸10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肉桂10克,五味子5克,麻黄5克。方中黄芪益气健脾,肉桂温补肾阳为君药,菟丝子温肾化气,固涩益精,益智仁暖肾温阳,可助肉桂温暖下元,又有固涩缩尿之功,《本草拾遗》谓“夜多小便者……有奇验”,桑螵蛸补肾助阳,固涩缩尿,乌药温肾缩泉,共为臣药,麻黄宣通气机,散发津液,调节水道,五味子补肾养心,收敛固涩,为佐药,如此,诸药合用肾阳得温,气化复司,从而达到治愈遗尿症的目的。同时服用弥凝片0.1mg,每日1次,睡前1h口服,疗程8周。经二个月的治疗莉莉已治愈。

在此,在这里要告诫家长朋友们,“遗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遗尿!”看到孩子上小学,甚至初中还遗尿,不能一味责备,而应该积极去医院接受治疗,要明确这可能与自己养育失责有关,要是早一点,从小给予孩子排尿训练,也就不至于现在老、少都烦心了。

●饮食治疗

用饮食疗法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小儿遗尿同样可以用饮食治疗好。

饮食宜进 一般说来,遗尿的患儿体质多虚,可选食狗肉、羊肉、乌龟肉、猪小肚、公鸡肠、虾仁、韭菜、黑豆、荔枝、桂圆、白果、核桃、栗子、山药、芡实等食品。下面介绍两个常用食疗方:

韭菜子粥

主料 韭菜子15克,糯米50克。

用法 韭菜子炒后研末,糯米50克煮粥,待粥熟后调入韭菜子末,稍炖即成,一次食下,每日1次,连用1星期。

功用 补肾止遗。

主治 小儿肾虚遗尿。

小肚炖白果

主料 白果15~30克,猪小肚1只。

用法 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净,把白果放入猪小肚内,放入锅中,如常炖熟即可。也可煨熟吃。每日吃1次,连吃3日。

功用 固肾气,止遗尿。

主治 适用于小儿遗尿。

◆饮食禁忌

禁牛奶、巧克力、柑、橘 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白天限制饮水 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禁晚餐后饮水多 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禁多盐、糖和生冷食物 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禁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 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治疗误区

误区一、尿床会自愈不用治 有些家长却拖到十几岁时才带孩子去看医生。西欧一些国家统计表明,10岁以上尿床发生率高10%,这个足以说明很多的尿床孩子没能自愈。临床证实,晚治疗不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误区二、病急乱用药 自行从药店购药,甚至乱用土方,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乱用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尿床孩子的原因是不同的,有膀胱容量太小、尿液产生太多、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遗传、心理因素等不同的原因,所以一种药、一个土方等仅仅是适合一部分的病人,所以家长必须带小孩去看医生,让医生来决定什么药适合于你的小孩。

误区三、治病求急、求快 彻底的治愈需要一定的时间、疗程,而很多家长治疗求急、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一般是要2到3个月,严重的要半年左右。

误区四、忽视心理治疗 尿床孩子表面上是满不在乎,其实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小孩晚上没有尿床,早上那股轻松劲就能说明一切。因此,不要给孩子灌输劣等感的想法,不要过分刺激孩子敏感的神经,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些自尊。

误区五、单纯依靠药物 除了心理方面的辅导外,训练、生活管理等都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有些患儿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上各项措施的执行,做到综合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