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浙江一名16岁男孩放假在家打游戏患上“怪病”引发网友关注——病发时,男孩的右腿比左腿粗了一倍左右,表皮颜色青紫还微微发烫,疼痛异常甚至无法下床行走,家人赶忙叫救护车送医。
经急诊外科医生检查发现:男孩患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存在长达70-80厘米的栓塞,有的地方已完全堵塞,全靠侧支循环进行静脉回流,情况十分严重。所幸,医护人员在患者的下肢血管里抽出了不少血块,重新打通了下肢的静脉回流主干道,1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终于脱险。
但16岁的他怎么会“中招”呢?与孩子妈妈沟通后,医生锁定了问题所在,居然是因为每天至少10个小时,躺在床上打游戏、不运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听起来是个很陌生的词汇,其实并不少见。指的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是血管外科急症。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致死性肺动脉栓塞,严重者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干预,否则,一旦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随时有生命危险。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股白肿、股青肿,一旦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不适,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一般来说,常见于手术、肢体制动、长期卧床或久坐者,主要见于肿瘤、产后、长期服用避孕药、创伤、术后等病人,肥胖人群也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另外,夏天是这种病的高发季节,人们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发生脱水现象,血液粘稠度就会增高,大大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由于很多长期坐办公室的职场人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它的“猎物”,因此,国外很多医生以另一种说辞命名该症状,即“电脑血栓症”。曾经有大学生因为久坐在电脑前赶论文而诱发该症,近期放假在家久坐、天天躺着的朋友一定要警惕起来!
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胀痛、浅静脉曲张伴有发热等,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就诊。
告诫患者要绝对禁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进食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静脉壁损伤也是引发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血流缓慢是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日常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和制动的病人,应同时指导其家属加强床上运动,如:定时翻身,协助病人做四肢的主动和被动锻炼,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曲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
专业指导:外科医生敖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