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腹泻是乳糖不耐受吗?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怎么正确应对呢?

芦爱萍医生 发布于2020-05-21 16:07 阅读量7098

本文由芦爱萍原创

宝宝总是腹泻是乳糖不耐受吗?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怎么正确应对呢?

 

对于小婴儿来说,母乳或配方奶是他们的主要食物,但有些宝宝却一吃母乳或配方奶、牛奶就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乳糖不耐受,那么宝宝为什么会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宝妈该如何面对呢?


 

宝宝为什么会乳糖不耐受?

在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有一种糖叫乳糖,它的分子较大,进入人体后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需要在小肠黏膜里乳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分子较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穿过肠壁进入血管中被吸收,从而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物质。

 

但有些宝宝的小肠黏膜因为没有足够的乳糖酶,使得进入肠道的乳糖无法被分解吸收。未被分解的乳糖会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使宝宝出现腹泻、腹胀、肠鸣、腹痛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而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会导致肠道上皮受损,使宝宝进而出现大便带血丝的情况。

 

乳糖不耐受有三种常见的情况: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多见于新生儿,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因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而不同。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多是发生在肠道感染后,而且以轮状病毒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更为常见。因为宝宝腹泻后,肠道黏膜受损,会使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坏,使腹泻迁延难愈。

 

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不只是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还会发生在成人身上。这是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乳糖酶活性会逐渐下降或消失,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比如有的人一喝牛奶拉肚子。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乳糖不耐受?

1、通过症状判断

当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时,在吃下含乳糖的食物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便会出现小肠痉挛、腹痛、腹胀、腹鸣以及腹泻等表现,其中腹泻是较明显的症状。

 

乳糖不耐受所致的腹泻有一定特点:每日腹泻数次至10余次,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由于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所以放屁会比较多,而且常会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常常一把尿就排便。


2、通过检查区分

除了可以从症状上做初步判断,较为直接的就是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


常用于诊断乳糖酶缺乏的检查有:

1、直接检测乳糖酶活性:

通过小肠粘膜活检作双糖酶活力测定,但这种检测方法是有创伤性的,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家长也比较难接受。

 

2、间接检测方法

间接测定方法包括:血乳糖耐量试验、氢气呼气试验、粪便乳糖试验、尿半乳糖试验。

 

母乳的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吗?

对于母乳宝宝,应当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特殊的活性成分,可以缩短乳糖不耐受的时间,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乳糖不耐受该如何治疗?

乳糖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乳糖在进入宝宝体内后,可以分解成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为宝宝补充能量,而半乳糖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必需能量物质。另外,乳糖经过肠道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促进食物中钙、磷、铁、锌、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若长期缺乏乳糖的吸收利用,宝宝就容易出现消瘦、乏力等营养不良的表现,还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应该积极治疗。

 

1、症状较轻的孩子

所以,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妈妈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来喂养宝宝,一次不超过50毫升为宜。每天多喝几次,仍然可达到宝宝必需的奶量。

 

2、症状较重的孩子

如果经过上述方法并不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奶前或喝奶过程中给宝宝加服乳糖酶,或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的“腹泻配方奶”,以缓解宝宝腹泻的症状。一般情况下,经过1~3周左右,宝宝肠道中的乳糖酶就会逐渐增多,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症状自然也就会消失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腹泻奶粉不宜长期吃,待停止腹泻之后应换回普通奶粉,否则会影响宝宝发育。和换普通奶粉一样,给宝宝从腹泻奶粉换到普通配方奶粉要循序渐进。第一天在原先吃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度过两三天的适应期后,如果宝宝能接受,就将比例调整为1:1再适应两三天,然后新旧奶粉比例为2:1再适应两三天,最后完全过渡到新奶粉。

 

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并不是终身的,乳糖酶的产生也是可逆的,喝奶则生,不喝奶则逝。因此只要合理安排饮食,慢慢就会适应牛奶,不会再出现不耐受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