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个行为,竟让七岁女儿梦游了5年!

陈敏医生 发布于2020-06-02 20:30 阅读量6287

本文转载自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公众号

深圳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5天前

01女童每晚夜游,长达五年

去年冬日的一天,父母领着七岁的小丽(化名)走进了中医科陈敏医生的诊室。


陈医生眼前的这个孩子,看着体健活泼,并未有什么异常。


在孩子父母的讲述中,陈医生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不一般”。


原来,从小孩会走路起,便有夜游现象。孩子半夜在房间来回走动,偶尔喃喃自语或呼叫妈妈,可自行入睡。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19.jpg

近几年孩子的症状逐渐加重,几乎每晚都有夜游现象。

 

家里老人告诉孩子的父母,等到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好了,于是父母便没有带孩子前往医院治疗,也将每晚孩子的夜游习为为常。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

 

夜间的孩子如同“入了魔”一般,半夜狂躁不止,大喊大叫,怒目圆睁,母亲见状立即上前安抚梦靥中的孩子,不料双手手臂多处被孩子抓伤。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31.jpg



据母亲回忆,孩子每次发作会持续片刻,第二天却完全不记得前一晚自己夜游过,只是说做了个噩梦。

 

连续五天每晚发作后,父母担心孩子健康受到伤害,便立即带着她找到中医科陈敏医生求助。

 

 

02辨证施治,扰人的夜游不见了!

 

除了夜游,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什么问题,精神也不错,胃口一向很好。

 

陈医生从家长的描述中得知,平日里家里的晚餐吃得挺晚,孩子晚上也会进食得过饱。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40.jpg

陈医生让孩子伸出舌头:舌红苔薄黄腻,接着又为孩子把了脉:左关略滑。

 

综合孩子的症状及体征,陈医生诊断孩子为痰热扰神引起的夜游症。

 

如何治疗成为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陈医生告诉她,既然知道了孩子的病因,那我们就以清心、化痰、安神为准则对孩子进行治疗。

 

最后,陈医生为孩子开了温胆汤加减回家服用。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45.jpg

最重要的一点,叮嘱家长给予孩子清淡饮食,尤其要控制晚餐不可过饱。

 

服药一段时间后,患儿夜游未再复发。因新冠疫情中断治疗后,夜游偶有发作,但程度较之前明显减轻。

 

 

03吃得太饱,可导致小儿夜游

 

小孩子夜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多数为偶发且症状较轻,多数可自愈。

 

但本案例中小丽的病程久,长达5年时间,且发作时症状明显,家长甚是恐慌于是就医。

 

小丽平时白天除脾气稍暴躁外,饮食大小便均正常。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52.jpg

 

追问病史医生发现,孩子向来胃口好饭量大,尤其上幼儿园后,家长唯恐小孩营养不良,所以晚餐过饱、食肉过多。

 

久而久之,孩子的饮食停滞,郁而化热,影响心神,故夜游逐渐加重。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358.jpg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要想小儿安,常要三分饥和寒”。

 

小儿夜眠不安、磨牙等多责之肝胃不和。

 

因此饮食均衡合理、不可晚餐过饱对儿童成长非常重要。

 

 

04小儿夜游,首要是安全

除此之外,关于小儿夜游,这些知识家长们也要知道。

 

孩子夜游时,应格外注意孩子的安全,保证夜游时小孩不会受伤:

 

1、保证窗户是锁好的,以防小孩爬出窗外;

 

2、不能让夜游的小孩睡在太高的床或者上铺床;

 

3、把尖锐的、易打碎的、危险的物品通通收起来;

 

4、在卧室与客厅的过道设置安全门;

 

5、保证路面的平整以防小孩摔倒。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夜游的儿童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除非孩子的夜游行为经常会伤及自己或夜游发作频繁,这时就需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403.jpg

 

孩子发生夜游时,家长千万不要过度紧张。

 

在夜游中唤醒孩子尽管可以终止夜游,但并不是科学的做法,因为这反而会加重夜游发生的频率且孩子容易受到惊吓。

 

微信图片_20200602200409.jpg

 

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同时用平和、轻柔的语言给予安慰。

 

想让孩子吃好吃饱

本不是件坏事,

但过量的喂养

可能会

影响孩子健康。

饮食营养均衡合理,

将更有利于儿童成长。

 

#你家的孩子梦游吗?#

或是

#你小时候有什么有趣的梦游经历?#

欢迎留言区评论

 

 

素材提供|中医科陈敏编辑制作|健教科审核|韩同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快速预约中医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