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青少年网络成瘾

刘坚医生 发布于2025-08-08 22:23 阅读量355

本文由刘坚原创

当今社会,网络是大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沉迷于手机、平板、电子游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那什么是网络成瘾呢?

诊断网络成瘾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沉迷于电子产品不能自我控制,每天可超过十小时;对学习、社交及其它生活缺乏兴趣;如果被强行禁止会出现烦躁、易怒或情绪低落,直至被允许继续玩电子产品;因为游戏导致亲子矛盾,学习成绩下降,缺乏朋友,厌学甚至辍学。

孩子有网络成瘾倾向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庭层面:构建健康的亲子互动与使用规则。应理解引导,而不是强行禁止。与孩子约定网络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睡前1小时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并严格执行,节假日、周末不能例外。家长做好榜样。家长多陪伴孩子阅读、运动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孩子需求,多倾听孩子的述说,支持孩子兴趣特长如打球、绘画、乐器等,获得生活乐趣。避免粗暴责骂,引起儿童逆反。培养孩子自我约束力。

学校应该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培养儿童自控能力。通过体育竞技、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参与意识、成就感和归属感。老师应关注儿童异常行为如频繁迟到,成绩骤降,沉迷手机与游戏等,及时联合家长、心理老师及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社会也应加强引导,帮助大家认识到网瘾的危害,完善心理支持资源建设,严格网络监管制度。

一旦确诊网瘾,需要心理医生做心理行为疗法,纠正“网络是唯一的兴趣来源”的错误认知。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减少冲突。专业指导下制定“阶梯式戒网计划”(如每天减少15分钟),配合积极的奖励机制,逐步恢复正常生活。总之,通过“理解需求-替代满足-系统支持”,帮助儿童在网络与现实中间找到平衡,健康成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