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医学称遗尿症。儿童在 5 岁后至少2次/周 (美国DSM⁃Ⅳ),或2次/月(ICD 10)夜间不随意排尿并持续3月以上即为遗尿症。5岁以内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现尿床暂不能诊断。
遗尿症较为常见,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熟睡时。5岁儿童尿床达15.3%,5-18岁儿童还高达7.88%。尿床孩子的家长为此非常焦虑,较大儿童尿床还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育。
遗尿症的病因是什么呢?临床分两类:1、非器质性遗尿症:较多见,占62%。部分有家族史,父母或近亲属可以追问到相同病例。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无器质性病变。2、继发性遗尿症:隐形脊柱裂、尿崩症、脑炎、脑外伤、智障、糖尿病、尿路感染…等。
遗尿症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包括中枢神经觉醒功能异常、夜间多尿、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等。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对患儿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常有效。晚餐后应控制入水量。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唤醒。
儿童应保证充足睡眠。1-2岁儿童适宜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3-5岁适宜的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6-12岁适宜的睡眠时间为9-12小时。晚上熬夜导致膀胱胀满了也无法唤醒孩子。
家长可以购买遗尿报警器,用于膀胱容量偏小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可用精氨酸加压素治疗,此外,中医药、针灸治疗、生物反馈等也可能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尿不湿使用时间越长,孩子患遗尿症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孩子1岁以后应逐渐停用尿不湿。
刘坚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擅长: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如早熟、肥胖、矮小症等,遗传咨询,遗尿症,慢性咳嗽,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及夜诊、周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