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是采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雾微粒,吸入气道,直接在气道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近十年雾化疗法在儿科广泛推广,由于起效快、无创伤、痛苦小、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势,深受医生和家长的青睐。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使用还不太规范,家长对该治疗也不完全了解。
一、什么疾病可以雾化?
1、儿童哮喘。尤其对婴幼儿哮喘,不会使用气雾剂的患儿最合适做雾化。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可以用雾化治疗。
2、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气道水肿、痉挛,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呼气困难,紫绀等。
3、急性喉炎、过敏性咳嗽、肺炎等都可能需要雾化治疗。
有些家长觉得雾化后病情恢复快,推广用于感冒和咽炎等,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的。
二、哪些药物可以用以做雾化?
一般采用雾化剂型的药物。针剂用做雾化,其安全性尚不明确,不要冒然推广。常用于雾化的药物有:
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雾化液、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液等。用于喘息性疾病、喉炎等,以减轻气道炎症。
2、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雾化液、沙丁胺醇雾化液等,用于扩张痉挛的气管。
3、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如异丙托溴铵雾化液等,也用于扩张气管,并减少气道分泌物。
4、痰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也有医生使用。
5、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α干扰素等。目前国内都没有雾化剂型。
6、3%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等,有文献报道。
7、中药注射液。由于成份复杂,颗粒较大,不主张用于雾化。
三、雾化器怎么选择?
目前有3种雾化装置:超声雾化、射流雾化和滤网式雾化。小于2微米的雾粒虽然可以进入下气道,但随着呼气又呼出肺部;而大于5微米的颗粒基本不会进入呼吸道。雾粒3-5微米既能进入下气道,又能吸附到下气道发挥作用。
超声雾化设备便宜,雾量很大,但颗粒很大,根本不进入呼吸道,达不到治疗效果,加之有热效应,使得药物分解,所以基本被淘汰。
射流雾化最常用,雾粒大小合适。但需要氧气驱动,或空压泵驱动,很大噪音,患儿恐惧。每次雾化需要2-4ml,总量不要超过4ml。
滤网式雾化器价格稍贵,可吸入微粒较射流雾化少,但颗粒大小可以很好控制,而且体积少,轻便易携带,噪音小,可倾斜不会流出,不需要接延长管。方便很多,可以让孩子睡着了再做。
四、雾化安全吗?
一般来说,雾化比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安全许多。目前正大力推广家庭雾化。有家长说儿童雾化剂量挺大,跟成人差不多,安全吗?其实,儿童尤其婴儿潮气量很小,年龄越小吸入的药量越小。当然,绝对安全的治疗是不存在的。有的患儿雾化后面红,心跳加快,一般半小时内很快好转。另外反复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鹅口疮,是真菌感染。所以雾化后洗脸,漱口或喝水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