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画我心,阳光伴我行 ——记深圳爱必达俱乐部第七期病友会圆满结束

王晓玲医生 发布于2019-12-19 23:16 阅读量6430

本文由王晓玲原创

2019年12月15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号楼23楼的小会议室里,我们迎来了第七期病友会。今天的聚会正好赶上了深圳国际马拉松,屋里是温暖活跃的聚会,窗外是阳光热闹的深马,在时间的选择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9点钟,会议室里的屏幕上开始播放起了爱必达俱乐部成立四周年的纪念视频,随着爱必达的成长一路走来,一幕幕活动的精彩画面、一张张熟悉的欢笑脸庞逐一呈现在屏幕上,瞬间满满的回忆与感动涌上心头,阵阵暖流开始从心底里蔓延开来。

随后,病友会“大讲堂”准时开始。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的张敏副主任医师作了《炎症性肠病的维持治疗》的专题讲座,讲述了炎症性肠病患者坚持规律、科学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多种常用药物的适用情况及其不良反应。通过与病友们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生动地讲解了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过程中,如何对不同药物进行选择和取舍。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营养科王晓玲主任医师作了《营养治疗在克罗恩病综合治疗中的意义》的专题讲座,通过病例分享的方式,强调了营养治疗对于治疗克罗恩病的重要作用。

专题讲座

经过两位医生的讲解与分享,病友们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熟悉自己所面对的这位磨人的对手——炎症性肠病。迄今为止,这位磨人的“小妖精”依旧来历不明,却给不少人带来了许多消化道的烦恼——反复的腹泻、腹痛、消化吸收障碍甚至因此而致的营养不良。然而,“小妖精”虽难缠又磨人,却也非无收治之道。通过本次病友会的“大讲堂”,医生们向病友们阐述了如何通过合理、规律地使用药物,加以科学的营养治疗,来逐渐降服炎症性肠病这位“小妖精”。

“下课”后,我们准备了DIY活动环节——我手画我心。空白的帆布袋、七彩的颜料、各型号的画笔于桌面铺展开来,病友们纷纷执笔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桌面上的白色帆布袋上便开始呈现出丰富的作品,各自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我手画我心”群体创作现场

我也渴望能吃一顿“大餐”

本是蜿蜒肠道,却成高耸青山


                                                       “我的心里装满了我的妻子和孩子”    “心若向阳,阴霾驱散,家人是我的坚强后盾”

世界多姿彩,叫我心向往


                                                                 “呐,给你一颗小心心”                    “那我把我们的心串起来”

炎症性肠病虽如乌云梅雨般搅扰着病友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我们通过医患间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在每一次病友会中传递温暖与信心,分享着彼此间来自家庭与亲朋好友的关爱支持,种种力量犹如太阳的一道道光芒刺入乌云之中,拨开阴霾,展露出希望与活力。

爱必达俱乐部的每一次聚会都带给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感受,然而生命的活力、家人的支持、同伴的关心却让我们产生共鸣——心有阳光,何惧彷徨。同时,感谢并深爱我们优秀的团队——帮助他人,温暖自己,我们越来越有温度。我们相信,爱同行,爱必达,期待下一次病友会再聚!

营养科合照1.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营养科——爱必达俱乐部牵头团队

————————————————————————————————————

出品/晓玲博士团队

撰文编辑/郑子聪

排版设计/杨乔乔

审稿发布/王晓玲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