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迈开腿,不后悔!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17-07-11 19:17 阅读量6707

本文转载自医学界消化频道

久坐可导致和加重多种胃肠病
正常情况下腹腔是负压,长期坐位时会使腹腔的压力转为正压,特别是肥胖者,下腹部盆腔的压力会增加,胃肠蠕动减慢、腹腔血液循环失调,导致多种消化系统的症状和疾病,对本来就有消化系统疾病者,久坐行为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反而会加重症状和病情,药物的疗效下降。
(1)功能性消化不良:久坐胃排空减慢,可能会产生上腹胀痛、早饱、食欲减退;原有胃炎、溃疡病等胃病不宜久坐;
(2)胃食管反流病:久坐时食管下段括约肌松驰、胃内容物向食管倒流,引起胸痛、反酸、烧心,有时难以与心绞痛区别;
(3)消化吸收不良:小肠蠕动减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产生腹胀、腹鸣、肛门排气增多、大便恶臭,尤其是体质瘦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者不宜久坐;
(4)便秘:大肠蠕动减弱,大便停留在大肠内,不能到达直肠,不产生便意感,出现便秘和大便干结;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其中重要一条是不久坐;
(5)痔疮和肛裂:盆腔血液回流不畅,引发肛门部静脉扩张形成痔疮并出血、反复肛裂出血,有痔疮和肛裂者更要注意不久坐;
(6)直肠脱垂: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驰,久坐盆腔压力过大时,慢慢会导致直肠垂脱、严重者大便失禁自流;
(7)斜疝和股疝:长期久坐腹压改变,尤其对体质瘦弱的老年人导致疝形成,下腹部出现“包块”,站立时、咳嗽时明显,平趟时消失;
(8)结直肠息肉:长期久坐结肠息肉发生风险可增加1-2倍,内镜直肠息肉摘除术后不宜久坐,影响伤口愈合和并发术后出血;
(9)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久坐的人出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可增加2-3倍,避免久坐已成为预防结直肠肿瘤的共识之一;
(10)脂肪肝:久坐者更容易形成脂肪肝,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等,严重的脂肪肝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或转化成肝硬化;
(11)胆囊结石:久坐,特别是肥胖者久坐,形成胆囊结石风险增加4-5倍,可怕的是胆囊结石一旦形成,如保养不当会发生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