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我的命是空调给的!”一进入夏天,很多年轻人就靠空调续命。当然,他们生活中更加少不了冷饮和冷冻食品(比如冰镇西瓜)。但是,吃生冷食物或者喝冷饮,一不小心就中招,肚子马上咕咕叫,然后就拉肚子,有的甚至上吐下泻、发烧、肚子痛……
想必很多人都有经历过,这就是夏季常见的腹泻,通常说的拉肚子。一般指排便次数增多,或者大便量增加,大便稀烂。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最常见就是细菌感染,后者跟肠道过于敏感、肠道菌群失调、食物不耐受等因素有关。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曾对2197例腹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腹泻的高发季节为7、8月份,21~40岁病人最为常见,病因多是吃到不干净的食物,比如被污染的肉制品或者海鲜;感染的细菌前3位的是:弧菌科、变形杆菌属和志贺菌属。
一般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都有肚子痛,部分还有发烧,拉肚子次数比较多,症状易反复。
诱发因素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别,青少年主要因喝冷饮或吃雪糕,冰镇奶茶、水果茶好像成了他们夏天的续命神器,有的一天甚至要喝几杯;青壮年多数是因为在外面吃到不新鲜的肉或海鲜品,特别是吃火锅、烧烤什么的,有的是没熟,有的则是不新鲜;中老年人则因为吃剩菜剩饭或水果,特别是放久了的西瓜,容易滋生细菌;旅行者腹泻则多数是吃到不新鲜的海鲜。
深圳作为滨海旅游城市,跟青岛比较相似。非感染性腹泻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比较常见的诱因有:冷饮(特别是冻啤酒)、油腻食物、辣椒等。
那为什么是夏季更加常见呢?可能跟以下原因有关:
①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受细菌污染,而且细菌繁殖快,导致食物很快就变馊。另外,外出就餐的人也多,吃生冷食物、喝冰镇饮品的机会增多;
②夏天出汗多,大量喝水使胃液稀释,减弱了胃酸、消化酶等杀菌和抑菌的作用,让致病菌趁虚而入;
③夏天恰逢学生放暑假,旅游的人明显增多,旅途疲劳、生活无规律、饮食不习惯、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容易造成旅游者腹泻。
④对于以往就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人,到了夏天,对冷饮、油腻食物、变味的食物更加敏感,一吃进去,肠子立马就有反应。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预防夏季腹泻可遵循以下原则:
①少外出就餐,在家做饭尽量不多做饭菜,刚刚好够吃最好;吃剩的肉尽量放冰箱,再吃的时候必须先加热;变味了的食物尽量丢掉,不食用;剩下的青菜也丢弃,因为放久了产生的亚硝胺会增加。
②平时少喝冷饮,喝冷饮时尽量小口慢喝,或者用小吸管慢喝,避免三两下就喝完。
③外出旅游可备点常用药,比如益生菌、黄连素、整肠丸之类的药。
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尽量避免吃自己比较敏感的食物,避免喝冷饮。
⑤勤洗手。
对于症状比较重,特别是拉肚子厉害甚至发高烧的,则应该及时到就近医院诊治。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