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越快越容易胖!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22-06-01 23:24 阅读量9142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上班期间,吃饭都在赶时间,顾不上细嚼慢咽,往往都是狼吞虎咽,一方面是饿了,另一方面手头还有事情要做。


很多人也知道吃饭太快不好,有时会引起消化不良,但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期吃饭快,可能还会引起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和内脏型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乳腺癌(绝经后)、大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肥胖,除了控制吃饭的量,还要控制吃饭的速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将644名中老年人按进食速度分为慢吃组和快吃组,计算结果显示,快吃组的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都大于慢吃组;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每周体力活动水平及主食摄入量影响因素后计算结果显示,快吃组腹型肥胖和内脏型肥胖的患病风险是慢吃组的是1.66倍和1.65倍。


男性研究对象中,快吃组腹型肥胖的患病风险是慢吃组的是2.04倍和1.85;女性研究对象中,快吃组的超重及肥胖的患病风险是慢吃组的是1.59倍。结论是吃饭速度快跟肥胖症患病风险升高有关。控制吃饭速度,或许有利于控制体重。



可能你会问,吃得快不是饱得快吗?怎么会更胖?


相关研究表明进食快的人往往比进食慢的人吃得更多。吃得快血糖也升高得快,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并且诱导多种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就容易导致暴饮暴食从而促进肥胖


另外,可能还一种解释:快速进食者的咀嚼次数减少了大脑中激活的组胺神经元减少,而组胺神经元可通过饱腹感中枢的H1受体抑制摄食还可通过交感神经上调解偶联蛋白家族的基因表加速内脏脂肪细胞的脂解;另有研究显示:吃同样多食物的情况下,吃饭慢的人体内的肽YY激素和胰升糖素样肽1增加,而这些都是厌食肠激素,可反馈到下丘脑,让我们产生饱腹感而不想再吃东西


这些都说明改变进食行为还可以调节食物对激素的反应进而对肥胖产生影响



想要维持健康,必须保持良好的身材,特别是合适的腰围,而饭量决定你的腰围,吃饭速度又影响你的饭量。生活节奏要慢下来,吃饭速度也要慢下了,细嚼慢咽,总比狼吞虎咽要更加科学、健康!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