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不好,肚子饱饱!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22-03-25 23:49 阅读量3849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有时睡觉不好,肚子就容易饱,没吃几口可能也容易饱,或者吃完饭后饱胀很久,甚至有点胀痛。


笔者就经常有类似的经历,如果哪天没午睡或者午睡没睡好,下午肚子就会胀胀的;有时晚上睡不够,第二天早上肚子也会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东西顶住一样,休息好了,就缓解了。


而这种情况,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就更常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image.png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灼热感、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


之所以说“功能性”,是相对“器质性”的,也就是没有明显脏器损害的,当然,也不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理解“身心疾病”的胃部症状,也就是说跟心理因素有关的消化不良。


    

那么,睡觉是怎么影响胃肠消化的,以下我来给大家一一分析:

    

1. 睡眠不好,容易导致胃肌电节律紊乱,从而导致胃动力不足,胃排空延迟。

    

2.睡眠不好,导致夜间促生长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促生长素本身就有调节食欲、促进摄食、加强胃排空的作用,少了就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补充促生长素就可以改善。


    

3.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睡眠好坏跟褪黑素水平有关,它的分泌具有昼夜规律,凌晨2-3-点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


睡眠不好的人褪黑素推迟分泌,而褪黑素作为抗氧化剂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睡眠不好褪黑素分泌紊乱就有可能出现肚子痛,而在夜间补充褪黑素又可以明显改善肚子痛的症状。

    

4.睡眠不好也可能降低疼痛阈值,使患者对生理性或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提高,这跟胃肠道的一种神经递质一氧化氮有关。


    

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睡眠障碍的人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者。跟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的脑肠神经递质5-羟色氨,跟胃肠动力及胃肠道敏感性也密切相关。

    

正因为消化不良的症状跟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我们在给患者开抑酸药、促胃动力等胃药的同时,也会开一些抗焦虑、帮助睡眠的药,睡眠改善后,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有的患者甚至要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