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慢性便秘偏爱女性?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22-03-14 16:08 阅读量13550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来门诊看病的患者中,慢性便秘的往往女性居多,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早在十几年前,北京协和医院就对北京的十家医院消化门诊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便秘患者女男比例为3.04:1。近年来,国内的抽样调查也显示,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在4%~10%之间,男女比例在1.22-4.56:1之间,女性患者大概为男性患者的2-3倍。



为什么慢性便秘偏爱女性呢?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实例。


患者是我院内科的一个助理护士,她说这段时间老便秘,怎么办?我详细问了一通,原来她的便秘是憋出来的。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送病人去做各种检查,每天一大早就要送好几个病人做检查,有的检查是要空腹的,所以她有时顾不上吃早餐或者匆匆吃完早餐就送病人去检查,小姑娘责任心又强,生怕去晚了病人有意见,从不怠慢,忙到来不及去洗手间,只能憋着。



类似的例子,其实生活中很多。女性通常早上都很忙,职业女性的上班准备时间比男性长,而家庭主妇早上要做家务、准备早餐,基本没时间蹲厕所,经常会处于忍住便意的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群的排便时间都在早上,男性一般在7:00-8:00,女性则要晚一小时左右。早上起床的站立反射结肠运动,有助于产生便意,如果经常刻意憋着可能会导致这种反射减弱或消失,引起便秘。




女性慢性便秘症状多在青春期后就开始出现,高峰在2029岁,中位发病年龄为31岁,男性则比较晚,55.5岁左右。武汉和唐山千名大学生的便秘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便秘患病率分别为23.1%27.8%,是男性的3.1倍和4.9倍。可见,女性的便秘患病情况,不仅比男性多,还比男性早出现。


女性总体便秘患病率远高于男性,除了因为女性早上忙,目前认为跟她们的身体解剖特点、生理特性与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让我们来一一探讨:


1、怀孕的影响:怀孕后,体内孕激素水平增高,造成肠蠕动减慢;膨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使肠内容物运动障碍;盆腔瘀血,直肠蠕动功能下降,粪便停留于肠腔内时间延长,加重便秘。



2.生小孩的影响:①顺产生小孩后盆底功能障碍(松弛无力),肛门直肠附近的组织器官生理改变导致排便困难;另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经常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及直肠、阴道、子宫脱垂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便秘。②剖腹产后伤口疼痛,不敢排便;另外,术后腹腔粘连,比如大网膜和肠系膜粘连,会导致肠道狭窄或走形改变,也可能引起慢性便秘。



     3.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国外有研究认为月经周期会影响胃肠传输时间,女性在怀孕和月经期间包括便秘在内的胃肠道症状的发病率升高。在大鼠的体内研究证实雌激素和孕酮会影响啮齿动物的胃肠传输。体外研究也证实孕酮会导致结肠动力障碍。雌激素是保持盆底的组织结构、张力、胶原含量、血供以及神经再生所必需的物质,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迅速减少,盆底组织等不到营养供应就会变得薄弱、无力,进而加重前面怀孕和生小孩等因素造成的损伤。



4.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为突出。国内研究报道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组的分值均高于男性组。心理障碍可能是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支配、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尤其是副交感神经而引起便秘。

    

  比起男性,女性有更多的不容易,所以,她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关爱,孕产妇更应该得到关爱,特别是心理层面的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作者删图)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