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可以喝茶吗?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22-02-08 22:53 阅读量9648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深受人们所爱,特别是在我国,自古人们就有饮茶的习惯。宋代王安石曾说过: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在潮汕地区,茶叶就称为“茶米”,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茶叶中含有许多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茶碱等,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多好处。


其中,主要是茶多糖和茶多酚,有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和降血糖等作用;而茶氨酸有保护神经系统、抗抑郁、降血压、缓解疲劳、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咖啡因和可可碱有提神、利尿作用。


但茶碱、咖啡因及可可碱这些生物碱对胃粘膜有刺激,而且会影响胃肠动力及食物的消化,患有慢性胃病的要酌情饮用。



    

如果是单纯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而没有明显的腹胀、腹痛、反酸等症状,平时喝茶又没什么不舒服,那么不需要特别注意,按个人喜好喝茶就行。


但如果有反酸、腹痛、腹胀、烧心、口苦等症状的,提示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或者消化不良,或者是做了胃镜诊断有消化性溃疡或明显胃粘膜糜烂的,建议尽量不要喝浓茶,因为浓茶的刺激更加明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随机分配的四组人饮用不同浓度龙井绿茶或白开水:分别将3 g、6g、9g茶叶冲泡于300 mL 沸水中,泡制15 min,三组人午餐后喝,另一组就午餐后喝300 mL温开水。结论显示,低浓度茶饮跟白开水一样,对胃食管反流无影响,高浓度茶饮可促进胃食管反流,受检者出现更多的反酸、反胃次数,而且食管清除酸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国内另一项研究也提示,餐后饮茶,茶多酚、茶碱及咖啡因等物质会降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影响消化、吸收与胃动力。


另外,茶中鞣酸可与消化酶、食物中蛋白质形成结合物,也影响食物消化。


此外,动物实验提示茶红素和茶黄素等茶多酚氧化物在鼠体内能抑制肠道运动。茶碱和咖啡因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胃痛等症状。所以,避免餐后马上喝茶,最好在餐后1小时;而且每天茶叶在5~15克、茶水在200~800毫升比较合适。


    

另外,在茶的品种选用上,也尽可能选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物质少一些的,一般种植区域越往南,茶叶的咖啡碱含量越高,苦味越重;大叶种的水咖啡碱含量高于中小叶种;夏茶的咖啡碱含量高。按发酵程度分,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黑茶、红茶六大类别。


其中,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白茶、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


云南地区的大叶种,用第二叶做成的绿茶(普洱生茶),咖啡碱最高。黑茶(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时,咖啡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刺激性大大减弱。


茶叶发酵后,茶多酚会把咖啡因包裹起来,对肠胃的刺激也减小。所以,可以有胃病的可选相对温和一些的红茶或熟普洱。


此外,有研究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在喝茶时加些牛奶和糖,也可以明显减少胃酸分泌。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