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时经常有人说:“不怕,脸越红越能喝!”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恰恰相反,也不知道这是谁造出来的谣言。喝酒脸红,不仅是不能喝,而且还有很多危害!喝酒脸红,术语叫“亚洲人脸红综合征(Asian Glow)”,因为大约50%左右的亚洲人存在解酒酶的基因缺陷。
那么,酒精(也就是乙醇)在体内是怎样解毒排出去的呢?
绝大多数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只有很少量(约2%~10%)酒精是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出去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
酒精进去肝脏后,解酒第一步就是由乙醇脱氢酶(ALDH)转化为乙醛,第二步是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乙酸(也就是醋酸)排出体外,这是关键的一步。之所以脸红,就是乙醛有扩张皮肤毛细血管的作用。容易脸红的人第一步快,第二步慢,导致主要有害物质乙醛在体内不断积蓄,积蓄得越快越多,脸就红得就越快。
肝脏里主要的解酒酶就是乙醛脱氢酶,它有四兄弟:ALDH1、ALDH2、ALDH3和ALDH4,其主要作用的就是存在肝脏微粒体中的老二ALDH2。
亚洲人的ALDH2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野生纯合子型GG(具有正常催化活性)、杂合子型GA(催化活性下降)、突变纯合子型AA(催化活性丧失),分别可以理解为解酒功能好、中、差,差的就是基因变异导致的,杂合型就是两者的组合,而亚洲人中大约有一半属于后两者。
不同基因型的的人肝脏解酒功能差异很大,喝相同量的酒,AA型的血液中乙醛浓度分别是GG型和GA型的19倍与6倍,也就是说,解酒功能差的人,喝一两酒相当于解酒功能中等和解酒功能好的人喝1.9斤和6两!
想想都可怕,你喝一小口,相当于人家喝一大瓶,人家喝的是酒,你喝的却是毒!乙醛是一类致癌物,可引起DNA链破坏,具有基因毒性、致畸等作用,可导致200多种疾病,包括酒精相关癌症。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2020年全球因喝酒导致的癌症负担中,超74万人主要是喝酒导致的,其中超过76%为男性。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为食管癌、咽癌、唇癌和口腔癌。
喝酒引起的癌症中最多的是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而喝酒脸红的患癌机会比不脸红的明显升高,尤其是食管癌。
此外,喝酒脸红的人患酒精性肝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老年痴呆的机会也会高一些。
喝酒脸红就像身体给你亮了红灯,危险!要及时刹车,不能再喝下去了!能不喝尽量不喝,能少喝尽量少喝,记住这句话——酒肉穿肠过,迟早会惹祸!
(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