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广受人们喜爱。但有些人喝完牛奶后容易拉肚子,甚至还有肚子痛,特别是空腹喝鲜奶或纯牛奶。有人会问,这是不是牛奶过敏?以后还能不能喝?其实啊,大多数都不是牛奶过敏,而是乳糖不耐受。
牛奶除了含有约2.8%~3.3%的蛋白外,还有约4.6%-4.7%的乳糖。这些蛋白质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是优质蛋白。
而乳糖能助长肠道里有益乳酸菌的繁殖并抑制病菌的生长,有利于肠道健康。通常我们喝的是纯牛奶和鲜牛奶,纯牛奶属于常温奶,是经瞬时高温灭菌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这种奶能在常温下保存而超高温灭菌纯牛奶灭菌的瞬时温度至少132℃,这种灭菌方法能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但丢失了较多钙质和维生素。
鲜牛奶也称巴氏杀菌奶,是以鲜牛乳为原料,巴氏杀菌鲜牛奶是经过85℃低温加热处理的生鲜牛奶,它保存牛奶中的营养活性物质。这两种奶都含有乳糖。
为什么乳糖会引起肚子痛和拉肚子?通常情况下乳糖进入人体后,由小肠内上皮细胞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通过细胞的主动运转而吸收。当人体缺乏乳糖酶时,摄入的牛奶中的乳糖将不能被完全分解,会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菌群的发酵下,生成一些有机酸和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小时候空腹喝牛奶也没事?原因是小时候肠道里含有足够的乳糖酶,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逐渐减少,活性逐渐下降,成年以后酶活性仅为正常婴儿水平的5%-10%。如果空腹喝牛奶,会缩短其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乳糖无法全部吸收,而是较快地进入大肠,从而加重了上述症状。
此外,乳糖的代谢除了乳糖酶发挥作用外,肠道内细菌也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乳糖会在小肠内进行消化,未被消化的乳糖则会进入大肠。大肠内的益生菌——双歧杆菌非常喜欢以乳糖为食物,从而可以帮助代谢乳糖。如果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较多,未被小肠消化的乳糖同样可以在大肠中回收利用,就可以减轻甚至避免不耐受反应。有趣的是,成人即使存在乳糖不耐受,但经常少量喝牛奶后肠道乳糖酶及双歧杆菌也会代偿性增加,乳糖不耐受也会减轻。
如果你是属于乳糖不耐受的,可以餐后饮用牛奶,能够分配到三餐之后少量饮用可能更好,最好搭配谷物一起食用,缓解不适症状的效果会更好。实在不适应,可以饮用酸奶,因为酸奶是经过发酵的,乳糖等营养成分都得到了部分分解,更易于吸收。
当然,喝牛奶拉肚子除了这常见的乳糖不耐受,还有严重的情况就是牛奶过敏,过敏一般婴幼儿就出现,可以抽血检测过敏原进行诊断。另外,牛奶开封后没有及时喝完,又没盖上盖子放回冰箱冷藏,就容易滋生细菌,喝了之后也容易拉肚子,这时可能就是感染性腹泻了,得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