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美食纪录片《老广的味道》,每一集的美食都令人回味和垂涎。
对于爱吃会吃的广东人来说,什么样的美食诱惑,都是难以抵挡的,有人戏称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上走的除了汽车不吃,啥都吃。
但是,现在人,越来越重视健康,越来越讲究吃,除了吃得好、吃得香,更要吃得健康。那么,老广饮食当中有哪些是不健康的呢?让我给大家细数一下。
1.老火靓汤。
作为广府饮食文化标志,广府人的餐桌上是少不了一锅老火靓汤的。但是,从健康的角度,它是有些不科学的地方的,因为老火汤,一般都要煲1个小时以上的,甚至四五个小时,汤中还放了不少中药材和各种肉类,煲的时间越长,里面含的嘌呤就越多,喝进去后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对痛风的人来说,可能就加重病情。
所以,有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人来说,尽量少喝老火汤。
2.腌制品。
腌制品,可以说是老祖宗的智慧产物,以前没有科学先进的保鲜技术,物质又匮乏,所以为了保存吃剩的食物,尤其有蔬菜,老祖宗便通过腌制的方法将多余的青菜变成了咸菜、酸菜、梅菜等腌制品,又耐存放,又好吃。
特别是潮汕人和客家人,很多都是从小吃到大,而且怎么吃都吃不腻。但是,这是腌制品含亚硝酸盐,进食后在体内通过化学反应变成致癌物亚硝胺,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3.烧腊。
烧鹅、烤乳猪、红烧肉、腊肉等,都是老广们喜爱的食物。食物在烧烤过程中,淀粉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丙烯酰胺,蛋白质被烤焦后会变成大量环胺类物质,脂肪被烤焦后会产生大量苯并芘,这3种物质都是致癌物。
一串烤羊肉串所含的苯丙芘是一枝香烟的500倍! 可见其毒性之大。
其实过度煎炸食物,特别是油温过高的食物,也可能会出现以上致癌物质。
4.鱼露。
鱼露,作为潮汕的特产,除了广东,还远销东南亚,它可以提鲜,深受老一辈潮汕人喜爱。但它也含N-亚硝酸胺,也是致癌物,多项研究表明它与食管癌及胃癌有关。
5.鱼生。
广东很多地方都有吃生鱼的习惯,比如顺德三水、梅州五华、潮州饶平等地方,都有吃淡水鱼生的习惯。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有人因吃鱼生得寄生虫病的新闻,前不久才报道了一位女士因去年12月曾一次性大量进食潮汕生鱼片,今年4月份突发剧烈腹痛,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胆道寄生虫病”,除此之外,吃鱼生还可以引起肝吸虫病、肠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
6.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含有较多脂肪,又香又有嚼劲,深受广东人喜欢,特别是潮汕人和客家人,各种内脏都喜欢,广府人则偏爱广式牛杂,主要食材也是内脏。
大多数内脏有更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B族和铁、锌、硒等的矿物质,少量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因其富含脂肪和嘌呤,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是不建议过多食用动物内脏的。
所以建议肥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尽量少吃。
7.热烫食物。
儿时奶奶就常跟我们说,粥要趁热吃,才有营养。这当然是很不科学的, 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体口腔黏膜耐受温度为50℃~60℃,食道的耐受温度在40℃左右。我们感觉烫的食物一般在70℃左右,当食用很烫的食物时,虽然进入口腔时并没有什么异常,但一旦进入食管,食管就有可能被烫伤。长此以往,食管受损,便容易诱发食道癌。
汕头大学医学院一项对照研究表明,当茶温≧70°C时,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大大提高。
伊朗研究人员在2009年曾发表研究指出,每天喝一杯热茶,容易增加食道癌风险。而且,当茶水水温介于65℃~69℃时,食道癌发生风险会翻倍,一旦茶水的水温超过70℃,食道癌发生率会增加8倍。若茶水倒出后2分钟内就喝完,罹患食道癌的风险会比等4分钟后再喝上升5倍左右。
8.过咸食物。
潮汕部分靠海的区县和梅州的大埔县,饮食偏咸,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各种盐焗食物。
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占全部死亡的 12.6%。男性中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占全部死亡的比例高于女性。年龄在50~69岁之间者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占全部死亡的比例最高。慢性病、肿瘤、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导致的死亡中,归因于高盐饮食的分别占14.5%、7.8%、25.2%、22.9%。
也就是说,高盐饮食分跟高血压病、慢性肾病、胃癌等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甚至致死等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最多摄入5克盐;而我国居民新版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但实际却远超过这个数字,有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18岁以上居民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 g。
吃货的你,上面8种情况,你中招了几种?从现在开始改一改吧!这些食物,逢年过节、亲朋聚餐或嘴馋的时候,偶尔吃一吃是可以,但经常吃就不好了!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