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机会到底有多大?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18-07-27 16:24 阅读量24538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现在很多人都存在恐癌心理,有的人甚至怕检查出问题,不敢去医院检查。不少人胃肠道一直不舒服,强忍着,做了很久思想斗争后终于鼓起勇气去医院检查。这一查,问题来了,不查怕有问题,查了更怕有问题,因为看不懂,又不敢问医生或者有的医生很忙,没空多讲。

恐癌心理.jpg

    他们当中不少是有顾虑的,特别是诊断“萎缩性胃炎”,很多人上网查过,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癌前疾病,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慢性胃炎的分类。基于内镜和病理诊断可将慢性胃炎分萎缩性和非萎缩性两大类。临床上,大部分患者都是非萎缩性胃炎(以浅表性胃炎为主),一般都是比较轻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大中华地区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所以,现在不少老人家查出萎缩性胃炎并不稀奇。

    萎缩性胃炎.jpeg

    那,慢性萎缩性胃炎到底癌变几率有多大?

    我们先来分清楚两个概念: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胃癌的癌前疾病是指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腺瘤、残胃等。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总癌变率不超过3%。

     消化内科专家李兆生院士认为,正常的胃黏膜发展成肠型胃癌,一般要经历40年左右。临床上常把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可见癌前疾病跟癌前病变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在这个该过程中如果有效干预、合理治疗,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转。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日本专家木村•竹本分类,分为轻度(C1和C2,即萎缩范围局限于胃窦、胃角及胃体小弯下部)、中度(C3和O1,即萎缩范围达到胃体小弯中上部及贲门)和重度萎缩(O2和O3,萎缩范围达到胃底及胃体大弯。

    而我们在临床中见到的萎缩胃炎,据大多数是轻度的,中重度的很少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当中,轻、中、重度每年癌变风险分别为0.04%,0.28%,0.62%(Takeetal的研究数据)。也就是说,轻度萎缩性胃炎每年癌变机会大概也就是万分之四,所以即使得了这个病,也不必整天担心受怕。

    当然,得了萎缩性胃炎,需定期复查电子胃镜,特别是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者,需按医嘱每3-12个月复查一次电子胃镜,及早发现早期病变。因为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恢复快、费用低。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部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除菌治疗,可减缓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进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萎缩性胃炎除菌后癌变率下降约39%,尤其是轻度萎缩性胃炎,下降更明显。

萎缩性胃炎饮食.jpg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等,以及避免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如过于酸、甜、成、辛辣和过热、过冷食物、浓茶、咖啡等,饮食宜规律,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食腐烂变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精神上乐观、生活要规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