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道早癌

林贵德医生 发布于2018-04-18 08:38 阅读量7085

本文由林贵德原创

什么是早癌?
早癌是指癌细胞浸润仅局限于消化道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不管其浸润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现在生活水平高了,癌症发病率也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体检要求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希望可以发现无症状的癌症。但事实是很难,尤其是早癌,因为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通俗的说,就是不准。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消化道早癌筛查方法是胃肠镜检查!尤其是高清放大镜的使用,是早癌检出率明显提高。本人所在科室,自从2016年6月开始使用目前国内最高端的日本富士蓝激光胃肠镜,已发现十几例消化道早癌,其中以早期食管癌最多。以胃癌为例,若能够早诊、早治,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因此,对早癌的筛查迫在眉睫。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1.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
      2.有消化系统症状:进食梗噎、腹泻、便秘、黑便、便血、排便不净感、消瘦、乏力、纳差等。
      3.既往有消化道息肉病史。
      4.年龄40岁以上。
      5.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高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
发现了早癌,如何内镜治疗?
如果比较早的早癌,通过胃肠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是可以完全恢复,而且住院住院时间短,费用不高。目前主要的手术有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下剥离术(ESD),就是把病变的黏膜和周围及以下部分正常黏膜切掉,送病理检查,如果切缘2毫米以内没有癌细胞或淋巴转移,就算切干净了。术后定期复查就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