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阶段:适时引入辅食
(6-12个月)
1、最佳时机
6个月后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尝试添加辅食,此时观察宝宝发出的信号非常重要:
√ 能够坐稳并稳定控制头颈部。
√ 对食物感兴趣(例如看到别人吃东西时会张嘴巴、身体前倾)。
√ 能用舌头把食物从口腔前部送到后部并吞咽。
√ 尝试抓住小物件,如玩具或食物。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不必等到正好满6个月,关键是观察宝宝是否表现出准备好辅食添加的迹象,通常在4-6个月之间,不能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最迟不能晚于8个月。
2、循序渐进
开始添加辅食后,仍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辅食作为补充,而非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3、首选食物
开始可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如含铁米粉)、肉泥(尤其是红肉泥,铁含量高)、肝泥(猪肝、鸡肝等),这些食物能提供宝宝需要的铁和锌。
6-12个月宝宝可以适量提供水,每天约120-180ml。
4、尝试多种食物
每次引入一种新食物,观察几天看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呕吐、腹泻等),适应后,逐渐引入种类丰富的食物,包括不同蔬菜、水果、薯类、谷物、肉类、鱼类、蛋黄、酸奶(无糖)、奶酪等,尝试不同口味和质地有助于宝宝接受多样化食物。
重要提示:宝宝可能不喜欢你第一次给他们吃的食物,要不断进行尝试食物的机会,即使一开始不喜欢,宝宝可能会在尝试多次后喜欢上这些食物。
5、质地变化
随着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增强(通常在8个月左右),辅食质地应从细腻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带小颗粒、小块状的食物,再到易抓握的手指食物(如煮软的蔬菜条、小块水果等)。
警惕窒息风险:避免坚硬、光滑、圆形或粘稠的易窒息食物(如整颗葡萄、坚果、硬糖、大勺花生酱、棉花糖、爆米花等)。确保食物是软的、易咀嚼的或切成小块。
6、避免添加糖和盐
不能给宝宝的辅食中添加糖或盐,他们的肾脏无法代谢盐分,而添加糖则会增加未来偏爱甜食和蛀牙的风险,要让宝宝体验食物天然的味道。
总结:
6-12个月是引入辅食的关键阶段。建议从6个月左右开始,根据宝宝能否坐稳、对食物感兴趣等信号判断添加时机。
首选高铁食物如强化铁米粉、肉泥、肝泥。
引入辅食应逐样添加、观察过敏,并逐步丰富食材种类和质地,从泥糊过渡到颗粒和手指食物。
避免加糖、盐,鼓励宝宝体验天然味道,多次尝试新食物。
编辑|余美铃
初审|殷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