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血糖过春节

谢雯霓医生 发布于2025-02-03 09:58 阅读量380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yko_PLi5_-X1riwNJ-K3kg



又是一年“春”来到,团圆时刻逢盛宴。春节,对中国人来说的时刻,又是美食的盛宴。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俗称“糖友”)来说,春节往往是一场“甜蜜挑战”:琳琅满目的美食、紊乱的作息和频繁的聚会,稍不留神,血糖就可能坐上“过山车”。那么糖友们如何在享受节日的同时稳住血糖呢?关键秘诀就是“吃好、动好、控好”

饮食谨记“三多三少”

少油少糖少酒,多菜多粗多清淡

1、少油少糖少酒,稳住血糖保平安

01.

少油:油炸、红烧的菜肴热量高、脂肪多,容易让血糖“原地起飞”。建议优选蒸、煮、炖、凉拌的菜肴,比如清蒸鱼、炖豆腐。烹调可多选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但也需要注意总量。

02.

少糖:糖果、甜点(如汤圆、蛋糕)是春节饮食的“隐形杀手”,应尽量避免。糖友们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但也不能过多食用同时注意辨别“0糖”与“0蔗糖”。

0糖: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0糖”是指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0蔗糖:是指产品不含有蔗糖,但不一定无糖,甚至不一定低糖。如果配料表中有果葡糖浆、麦芽糖、浓缩果汁等配料;

那代表它仍然是含糖的,因此糖友们需要擦亮眼睛,谨慎购买。


03.

少酒:原则上不推荐糖友们饮酒,但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血糖控制良好、无酗酒史及肝肾功能正常的糖友们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但建议一天酒精摄入量,如表1:

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此外,糖友们应避免空腹饮酒,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

2、多菜多粗多清淡,吃出健康好状态

0

多菜:餐桌上多吃绿叶蔬菜、瓜类(如黄瓜、冬瓜等),

这些蔬菜不仅GI(即血糖生成指数,常用于评估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低,还能增加饱腹感。

02

多粗:可以用糙米、燕麦、荞麦、红薯等粗杂粮代替部分精白米面,通过粗细粮搭配来降低血糖。

03

多清淡:少盐少酱油,尤其是腌制食品(如咸鱼、腊肉),这些高盐食品容易通过多种途径对糖友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加重肾脏负担从而诱发或加剧糖尿病肾病进程等。

3、遇到“高糖地雷”怎么办?

如果没有抵住甜食诱惑而吃了几口,怎么办?糖友莫慌,偶尔吃几口甜食一般不会对血糖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发严重问题。糖友们可以选择适当运动,如餐后散步或调整饮食摄入,如减少碳水、增加蔬菜摄入等来控制血糖。

运动:吃饱坐下聊?不如饭后动一动


春节期间,很多糖友容易陷入“吃饱就坐”的状态,聚餐聊得嗨,血糖悄飙升。因此糖友们不仅需要“管住嘴”,还需“迈开腿”

饭后散步是不错的选择,糖友可以选择和亲戚朋友边走边聊,既能增进感情又能降低血糖。如果天气寒冷或外出不便,可以在家做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原地踏步、瑜伽拉伸、室内健身操或者扫地、拖地等家务劳动,避免空腹或剧烈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巧克力等以防低血糖。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下来,及时补充糖分。

药物别“断档”,节日更安心


春节忙忙忙,很多糖友容易漏服药物或者随意增减剂量,这可是血糖失控的“大雷区”。在春节期间,糖友们记得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调整用量。如果一下子吃得过多,导致血糖波动大,糖友们可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运用“加减法”,擅自增加药量,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调整。外出拜访亲友时,记得随身携带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及注射工具,避免漏服药物或忘记注射胰岛素。

血糖监测:春节血糖稳,过年更安心


春节期间的饮食和作息变化大,血糖波动的风险高,糖友们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血糖不稳定时应增加监测频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频率: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美食是节日的象征,但健康才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愿糖友们在春节期间,既能享受年味,又能保持良好的习惯,让身体和心情一起过“健康年”。


作者:付晨【实习生/齐齐哈尔医科大学(大庆)】



终审

杨信尊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08): 668-695.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