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悄悄减,惊艳小伙伴

谢雯霓医生 发布于2024-08-25 15:54 阅读量1566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DA5MjY5NA==&mid=2247486384&idx=1&sn=ab21c29bc3c4aeb1d0dffda678

“小A,你好像又胖了?”

每当被提及时,在意体重的小朋友只能只能尴尬地笑笑.在这时,可能就有疑惑,为什么我也没吃特别多的东西怎么就长胖了呢?

小知识:

截止2020年我国6-17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已达到19%,肥胖儿童并不少见。

同时,超重肥胖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小B

8岁,来医院检查肥胖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尿酸血症

小C

14岁,从小肥胖,体育成绩经常不合格,也因肥胖逐渐变得内向自卑


儿童发生肥胖通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爱吃蔬菜,只爱吃面条和肉类;经常喝饮料,尤其是甜饮料。

02

活动少,经常久坐:

体育课随便对付,下课也不出去活动,暑假在家天天打游戏,刷视频。

03

父母的影响:

父母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影响着儿童,饮食不科学、口味重、家里经常买零食,户外活动少等等。

04

家族遗传

如果父母属于超重人群,孩子也更容易出现超重肥胖的情况。

05

心理因素

焦虑致使进食量增加、自卑阻碍外出活动,从而导致儿童肥胖。


(在家也能自己检测是否肥胖的方法)

您的孩子超重或肥胖吗?在家就可判断,计算出BMI=体重(kg)/[身高(m)]² 后参考下表来做个简易判断

身体成分分析能进一步评估身体肥胖的情况和肌肉的强弱,监测体重变化,可以评估8个类型:正常体重肌肉型、正常体重肥胖型、正常体重虚弱型、低体重虚弱型、低体重肌肉型、超体重虚弱型、超体重肌肉型、超体重肥胖型,这个检测可以在医院完成。

想要减肥简单又有效的做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也就是常用的限能量膳食,它限制食物总能量的供给,杜绝过多的能量在体内累积,进而转换为脂肪。 另外,在减肥期间对食物种类也有要求:


谷薯类

一般作为主食,减肥期间可以减少精米白面的使用,最好能改为混合杂粮饭、燕麦、蒸煮的玉米之类的。

蔬菜类

多吃蔬菜,在正餐中保证充足的绿叶蔬菜和瓜类,像青菜,菠菜、空心菜、芹菜,苦瓜、佛手瓜等都是很推荐大家食用的。


肉类

在减肥时爱吃肉的小伙伴就不能像之前一样大口吃肉了,并且肥肉也不应该吃了,我们要以瘦肉或是鱼、虾类为主。

豆、奶类

豆类和奶类都是优质的蛋白来源,我们可以在早上选择牛奶或豆浆搭配一个鸡蛋、一个包子,作为减肥期的早餐。


三减

即减油、减盐、减糖,除了食材的选择外,调味也要限制,应培养清淡的口味,多采用水煮、清蒸、快炒等用油较少的烹饪方式。

可以和家长一起到市场/超市购买健康的食物,比比看谁更懂得选择食物。

减重期间,均衡的饮食可以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医生也会根据你的情况评估是否使用营养补充剂。


下图可以作为减重小伙伴的参考。

举例:


迈开腿

要求多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小朋友应该有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天30-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有氧运动,像是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甚至去楼下陪爷爷奶奶们跳广场舞这些都是能轻松参与进的运动。经常性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减掉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脂的目的,还能够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调节心理和精神转态;抗阻力运动,每周应有3天(隔天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如仰卧卷腹、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运动时注意安全,做好热身,减少运动损伤。


小知识:

运动减重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一般运动时间越长,减肥效率越高,不过不建议初次长时间运动哦。

此外,儿童减重过程可能会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如自伤、暴食等,同时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阻碍减重的正常。因此,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消除因肥胖产生的不良心态也十分重要。

最后,体型比较胖的小孩,最好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哦,很多大医院都有营养科,可以帮助小朋友们科学减重。这个夏天行动起来,暑假后惊艳你的小伙伴!






科室介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结核病营养管理示范中心”、“全国百佳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单位”。

       临床营养科特设有营养诊疗咨询门诊,包括营养门诊、脂肪肝联合门诊和医学营养减重治疗特色门诊,主要开展肥胖/超重、各种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肾功能不全、脂肪肝、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甲亢等疾病以及孕妇、儿童的营养咨询诊疗工作。 

      医院全面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开展肠内营养配置、治疗膳食、营养评估、营养宣教、营养代谢研究等营养相关工作。医院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营养科在新冠肺炎、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和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营养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SUMMER

关注,营养小分队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董    俊

初审|杨信尊

终审|谢雯霓

编辑|李   瑜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于琼,李瑞凤,云瑞芬,等.父母体重和儿童青少年生命早期因素对其超重肥胖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11):1729-1732+1737.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3.11.030.

3.邓贞志,刘峥.儿童肥胖与心理健康关联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34(01):21-25.

4.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5):321-339.DOI:10.16506/j.1009-6639.2022.05.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学龄儿童青 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586-2018 [S]. 北 京:中 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

6.《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7.WHO.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0.

8.2012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9.《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申明:本文图片来自https://www.canva.c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