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诊疗之我见

李欢医生 发布于2023-02-22 13:40 阅读量1419

本文由李欢原创

先说结论: 乳头溢液多数是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的,所以关键是准确分辩乳头溢液的原因,最佳治疗是对因治疗,手术是最后的选择,手术应当追求精细化和个体化,良好的术前沟通非常重要。

乳头溢液的原因有:

1 生理性分泌:文献报导,有2/3的育龄未哺乳女性通过乳房按摩或挤压,都能从乳头挤出数滴液体,其实这种液体是生理性分泌的,乳腺腺体小叶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顶浆分泌腺,在体内雌激素的影响下,乳腺腺体小叶不单呈现增生改变,还会分泌少量的液体,每个导管的溢液颜色可以不同颜色,从白色、黄色、绿色到褐色、深蓝色变化不等。如果挤压时仅能看到1-2滴溢液,不挤压就没有溢液的话,通常不用刻意去排空这些溢液,也不用担心溢液影响健康。

2 乳溢  没有妊娠也没哺乳,却出现持续大量双侧乳汁样溢液,这种情况叫乳溢。乳溢患者多有高泌乳素血症,需要进一步排查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

3 导管内乳头状瘤:患有乳头状瘤的女性可能会出现血性和浆液性(水样)的溢液,其比例约各占一半。因此仅靠颜色来确定有无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不准确的;少数乳头状瘤发生在较大的乳晕下导管内,仔细地触摸乳头根部及乳晕皮下有时可以触及米粒样的结节,但多数乳导管内的肿瘤比芝麻粒还要小,靠触诊也难以发现。加做乳腺超声或乳管镜检查对排查乳导管内病变很有帮助。

4 乳腺癌 乳头溢液如果是鲜血或暗红的血样液体,而且是反复出现的话,很有可能是乳腺癌。因病变在乳管内,有时连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都难以发现(病灶太小),乳管镜检查往往可靠得多,但如果检查结果阴性,却仍反复溢血,我会建议患者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如果做得精细,对乳腺的创伤其实很小,确诊良性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回家或上班了。

5  其它罕见的乳头溢液原因有:

幼年型乳头状瘤病。曾有3例18岁以下因乳头溢液到我门诊就诊的患者,经检查或手术确认为合并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提示乳管扩张、乳管内有占位性病变;这类患者的乳腺癌风险较正常人群增加,所以对这种病变的女性要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

妊娠期血性乳头溢液。妊娠期或哺乳期也可能会出现乳头溢液甚至溢血,可能的原因是发育中的乳腺管增内壁毛细血管增长过快过多,少数破裂出血了。如果经检查排除了乳腺癌风险,仅需定期复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所以我门诊接诊乳头溢液患者时,首先是要分辨患者是生理性溢液还是病理性溢液,我的接诊记录中,有七成的乳头溢液患者经检查确认为生理性溢液,一年复查一次即可安心生活不再担心这个问题;约两成是良性疾病,其中最多见的是病种是导管内乳头状瘤,通过手术治疗可降低乳腺癌风险;另约有一成是癌前病变或乳腺癌,但乳腺癌基本都处于早期阶段,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基本可以治愈。

乳头溢液治疗最好是治疗是对因治疗。

      治疗前要仔细询问患者乳溢的病史,有闭经史和相对不孕状态提示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其次强调用药史,因为很多药物尤其是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可以引起高泌乳素血症。还要进行泌乳素检查,如果无任何药物原因而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1000mU/L),则应进行垂体肿瘤的检查。

    治疗单纯性溢乳可用的药物包括卡麦角林、溴隐亭等,但是溴隐亭应用时有近1/3的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也有文献报导服用溴隐亭后出现中风的病例。

  我只有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考虑乳腺癌可能时,才考虑建议手术治疗。比如对于具有令人厌烦的乳溢而又不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双侧乳腺导管结扎术。另外乳头溢液如果是鲜血或暗红的血样液体,而且是反复出现的话,也会建议手术治疗

    几乎所有的乳腺专科都能开展乳头溢液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将美蓝(一种蓝色液体可代谢排出)注入溢液乳管,然后将染色乳管及小叶组织一并切除。但美蓝注射不得法的话,可能发生染色不充分、乳管破裂染料溢出导致切除不充分或过度切除的情况。

      我认为要做好溢液乳管及小叶切除手术,至少要做到术前精细的定位准备(了解病灶的区域和范围),术中对切除病灶和范围的实时校验技术(精准切除目标病灶的同时避免过度切除正常组织),还要有好的局部整形和皮肤缝合技术(以减少乳房变形、乳头凹陷,疤痕增生等手术并发症)。

    乳头溢液手术后1个月仍可能会有暗红色的液体从乳头溢出,这是术后手术残腔淤血造成的,如果溢液乳管的乳头端被手术医生保留并结扎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通过随访我发现术前有坦诚跟医生沟通想法的患者,手术满意度往往更高,因为患者对乳腺手术质量的评价,已从只看有没切除病灶,发展为看术后乳房的外观变化,术后乳房的感觉变化。患者的审美理念、消费理念甚至健康认知都可以影响医疗细节的每一个选择,我掌握的个人信息越全面,在手术和配套医疗安排方面往往就能越切合患者的需求。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