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气胸,怎么变成了肺癌,是不是被隔壁床的病人给传染上的

王海江医生 发布于2021-07-10 16:16 阅读量7506

本文由王海江原创

      上周,我收治了一位42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4月余入院。4个月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下肺结节,大小约17mm x15mm,边缘毛糙,见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考虑肺癌,建议手术治疗。因个人原因,推迟手术。本次复诊,行胸部CT示左下肺结节有增大,大小约19*16mm,有恶性肿瘤征象,根据AJCC第八版肺癌TNM分期,目前临床诊断考虑左肺下叶肺癌 cT1bN0M0 IA2期,根据NCCN2020肺癌指南,建议行肺癌根治术。

图1:术前胸部CT纵隔窗

图2:术前胸部CT肺窗 

     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行单孔胸腔镜左下肺切除,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左下肺浸润型腺癌,行肺癌根治清扫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第2天拔除胸管,术后3天出院,这周来门诊复查肺膨胀好,患者无不适主诉。术后病理诊断pT1bN0M0 IA2期,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复查。


图3:术后10天胸片

图4:术后病理切片检查


微信图片_20210710135011.jpg

图5:术后10天单孔胸腔镜左下肺癌术后切口

      同时,收治一位32岁的女性气胸患者,住在这位肺癌患者的隔壁床。

     这位患者因胸闷、胸痛7小时入院,胸部CT检查示“右侧气胸,右肺压缩约80%”,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或慢性病,无气胸发作史。急诊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术后第2天复查胸片气胸好转,肺膨胀好,见右下肺阴影。完善胸部CT增强发现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可见一肿块样状实变密度影,边界尚清,边缘不光整,呈分叶状改变,并牵拉邻近胸膜,较大截面约为41mm×30mm,其内支气管截断,平扫CT值约为28Hu,增强扫描病变中央见片状不强化区,边缘呈渐进性强化,CT值分别为52Hu、64Hu、75Hu;病变旁可见一囊腔影,边界欠清,囊壁不规则,周围局部见磨玻璃密度影,较大截面约为37mm×23mm。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



图6:右侧气胸,右肺压缩约80%

图7:胸部CT肺窗示右肺下叶肿块影伴空洞

图片8.jpg

图8:增强CT纵隔窗扫描病变中央见片状不强化,边缘呈渐进性强化

      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她的气胸只是表面现象,病因还是右下肺的病灶引起的肺胸膜破裂漏气,才产生气胸。右下肺肿物考虑是肺癌,需要手术治疗。什么?患者很诧异的问,我不是气胸吗,怎么又变成肺癌了呢?住在我隔壁床的刚做完手术出院的患者是肺癌,我是不是被他给传染的。

      肺癌不是传染病,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内外不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的基因突变性病变,它不像新冠肺炎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和肺癌患者在一起是不会被传染的。我耐心告诉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医护人员都要穿上密闭的隔离服装,你看我们平时查房只是带上口罩就行了,肺癌是不会传染的。

      患者在我的建议下接受手术治疗。行单孔胸腔镜右下肺叶切除,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右下肺浸润型腺癌,行肺癌根治清扫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天出院,这周来门诊复,诉有轻微的咳嗽及胸痛,可以耐受。还遇到了上面那位左下肺肺癌患者,还互相加了微信,互相鼓励,一起走在抗癌的道路上。复查胸片肺膨胀好。术后病理右下肺浸润性腺癌伴坏死,实性型约占50%、腺泡型约占50%,肿物最大径约6cm,,术后病理诊断pT3N0M0 IIB期。按照NCCN指南患者需要术后辅助治疗,行基因检测,如果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可行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如果无基因突变,建议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

图片11.jpg

图9:术后1周胸片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破裂而引发的胸腔积气。自发性气胸很少由肺癌引起,据估计肺癌并自发性气胸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0.65~1.13%,因其与一般肺部疾患所致的气胸颇为相似,易忽略基础病变而延误诊治。

       肺癌为啥会并发气胸?据临床观察及有关研究,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周围型肺癌可直接侵犯脏层胸膜使之破裂或肿块压迫脏层胸膜引起其缺血坏死破裂致气胸。中央型肺癌引起气胸的机制可能与癌肿影响中央气道,形成活瓣致管腔不完全阻塞, 导致远端肺大泡扩张破裂有关; 空洞型肺癌坏死后破入胸膜腔; 放疗后肿瘤坏死或放射性肺炎致肺纤维化,疤痕牵拉可致肺大疱形成或破裂;或由于癌性阻塞性肺不张,邻近肺组织发生代偿性肺气肿致肺大泡破裂导致气胸。

         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属胸外科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肺癌并发气胸者以气胸为首发症状者达80%。故对此应提高警惕,以减少肺癌或隐匿性肺癌的误漏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