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简介: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部疾病,肛周脓肿通常发生在直肠周围的各个间隙,并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肛管或直肠下段与会阴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称为肛瘘。
分类:
肛瘘经Parks分类可分为:①括约肌间瘘(intersphincteric fistula)、②经括约肌瘘(transphincteric fistula)、③括约肌上瘘(suprasphincteric fistula)、④括约肌外瘘(extrasphincteric fistula)。
初步评估:
肛瘘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早期有肛周脓肿的表现,慢性期有反复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瘙痒、肛门不适感。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病史应当包括括约肌功能、手术史、相关疾病史等。查体应当关注手术切口瘢痕、局部异常、瘘管外口等。可以选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瘘管造影检查。
治疗:
肛瘘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括约肌损伤,消除肛瘘内口和上皮化瘘管。
(1) 简单、单纯性、低位肛瘘可以采用肛瘘切除术或瘘管切开术。
(2) 高位、复杂型肛瘘可以采用肛瘘切除或/挂线术。
(3) 保留括约肌肛瘘手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手术效果好,术后复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