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尿路上皮癌≠绝症!2025最新治疗方案+药物盘点,生存率大幅提升!

张轶庠医生 发布于2025-04-19 13:29 阅读量215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jWLQW3g3ZE2CLE_3HDyMAg

尿路上皮癌(膀胱癌、肾盂癌等)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25%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2024年数据)。过去化疗效果有限,但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突破,让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百瘤汇带您了解最新进展,为抗癌之路点亮希望! 

治疗现状:从“老三样”到精准打击  

传统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但易复发、副作用大。 

新趋势: 

✅ 早期患者:保膀胱综合治疗(手术+免疫/靶向)降低复发率; 

✅ 晚期患者:免疫联合靶向/ADC药物,中位生存期从12个月延长至20个月以上! 

2025年最新药物盘点  

1. 免疫治疗:PD-1/L1抑制剂“解锁”抗癌潜能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2024年获NMP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尿路上皮癌,完全缓解率(CR)达15%; 

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化疗显著延长转移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适用人群: PD-L1高表达、化疗不耐受或复发患者。 

2. 靶向治疗:针对基因突变的“精准狙击”  

厄达替尼(Erdafitinib):全球首个FGFR抑制剂,用于FGFR2/3基因突变晚期患者,客观缓解率40%; 

- Enfortumab VedotinEV):靶向Nectin-4ADC药物,2023年纳入医保,疾病控制率超70%! 

关键提醒: 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如FGFRHER2等),匹配最佳方案。 

3. 抗体偶联药物(ADC):抗癌“生物导弹”  

- 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靶向Trop-2蛋白,对化疗耐药患者仍有效; 

- Disitamab VedotinRC48):我国自主研发的HER2靶向ADC,客观缓解率达51.2%。 

优势: 精准杀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未来趋势:联合治疗+个体化方案  

2025年国际指南推荐: 

免疫+ADC:如Pembrolizumab联合EV,临床试验中总生存期延长至26个月; 

双靶点ADC:同时靶向HER2TROP2的药物进入III期试验; 

液体活检动态监测:通过血液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实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故事:晚期患者的“重生”之路  

案例分享: 62岁男性,确诊晚期膀胱癌伴肝转移,FGFR3突变阳性。 

治疗方案: 厄达替尼+免疫治疗,6个月后肝转移灶缩小60%,目前带瘤生存超2年。 

专家提醒:治疗副作用如何应对?  

免疫治疗:警惕免疫性肺炎、结肠炎(发生率约10%),出现发热、腹泻及时就医; 

- ADC药物:常见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可补充维生素B1/B12缓解; 

靶向药物:FGFR抑制剂可能导致高磷血症,需低磷饮食+定期血检。 

结语: 

尿路上皮癌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百瘤汇提醒:确诊后务必通过基因检测制定个体化方案,切勿盲目用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