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学
前列腺分区解剖学
70-75% 的前列腺癌起源于外周带 (PZ)。该区域的后部可以通过直肠指检进行检查。
25% 的前列腺癌起源于移行带 (TZ)。极少数前列腺癌出现在中央带或前纤维肌基质中。
扇区解剖
PI-RADS 第 2 版中使用的扇区图使用了 39 个扇区(14 个在基底部,12 个在中部,12 个在前列腺尖部,2 个精囊和 1 个尿道括约肌)。在 2.1 版中,为基底部的左右后内侧 PZ (PZpm) 增强加了两个额外的扇区(见下图,红色)
MR 解剖学
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轴向T2 图像,其他方面正常。外周带是一薄层均匀的高信号,边界清晰连续性的低信号包膜。移行带通常表现为不均匀中等信号,病灶被边界清楚的BPH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所取代。精囊具有均匀T2高信号。未见淋巴结肿大。
区域淋巴结
N 级
DWI 是检测淋巴结的最佳序列。
T1可用于解释淋巴结的边界轮廓和信号特征。
如果仅基于大小MR 区分阳性或阴性淋巴结的准确性较低。
以下特征是可疑的:
区域淋巴结(绿色)低于髂总交界处水平,分为 N1 分期:
远处淋巴结(红色)位于这些区域之外,分期为转移性疾病M1a:
使用扇形图定位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