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警惕:血尿,并不是只有得了结石才有!

张轶庠医生 发布于2025-04-05 22:54 阅读量121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oh0nBg0EdCSMXEFa6o6mrA

     血尿(hematuria)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使尿液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茶色或酱油色。它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很多人却误以为血尿仅与尿路结石相关。实际上,血尿的原因多种多样,结石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本文将从血尿的分类、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原因等方面,详细解析这一症状,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血尿,避免因误解而延误治疗。


一、血尿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表现形式,血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按病因分类

  • 肾小球性血尿:
    由肾小球疾病引起,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IgA 肾病等。

  • 肾小管性血尿:
    由肾小管疾病引起,如急性间质性肾炎。

  • 尿路性血尿:
    由尿路疾病引起,如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尿路外伤、尿路肿瘤等。

2. 按血尿来源分类

  • 肾源性血尿:
    血液来源于肾脏,常见于肾小球疾病。

  • 尿路性血尿:
    血液来源于膀胱、输尿管、尿道等部位。

3. 按严重程度分类

  • 显微镜下血尿:
    尿液颜色正常,但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通常为肾小球疾病的表现。

  • 肉眼血尿:
    尿液呈红色、茶色或酱油色,常见于尿路结石、感染或肿瘤。

4. 按伴随症状分类

  • 单纯性血尿:
    仅有血尿,无其他症状。

  • 伴随性血尿:
    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二、如何正确判断和区分血尿的原因?

血尿的病因复杂多样,仅凭症状难以准确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

1. 详细询问病史

  • 是否有尿路结石病史?
  • 是否有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史?
  • 是否有尿路感染、外伤或手术史?
  • 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

2. 进行体格检查

  • 观察尿液颜色:肉眼血尿通常提示尿路疾病,而显微镜下血尿多为肾小球疾病。
  • 检查腹部、腰部是否有压痛:提示可能的尿路结石或肾脏疾病。
  • 检查尿道、膀胱是否有异常:提示可能的尿路感染或肿瘤。

3.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判断血尿的来源。

  •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

  • 血液检查:
    检测肾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受损。

4.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用于排查尿路结石、肾脏肿瘤、肾积水等。

  • CT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CT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学信息。

  • 膀胱镜检查:
    用于排查膀胱肿瘤或尿路狭窄。


三、血尿的常见原因(不仅仅是结石)

1.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是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肾小球肾炎、 IgA 肾病等。这类疾病通常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2.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TI)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肉眼血尿。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3. 肾脏或尿路肿瘤

肾脏或尿路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可能导致血尿,尤其是肉眼血尿。这类疾病通常伴有腰痛、腹部包块、体重下降等症状。

4. 外伤或手术后

泌尿系统的外伤(如腰部撞击、骨盆骨折)或手术(如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可能导致血尿。

5. 药物或化学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环磷酰胺)或化学物质(如重金属、苯)可能对肾脏或尿路造成损伤,导致血尿。

6. 其他疾病

  • 泌尿系结石:
    通常伴有腰痛、血尿等症状。

  • 多囊肾:
    一种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 肾血管疾病:
    如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等,也可能引起血尿。


四、血尿的严重性: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

     血尿虽然常见,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尤其是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 肉眼血尿持续不缓解。
  • 血尿伴有腰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 血尿伴有排尿困难、尿流中断等症状。
  • 血尿伴有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症状。


五、结语:血尿,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信号

     血尿并非仅仅是尿路结石的“专利”,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通过正确的分类、科学的检查以及全面的诊断,可以有效区分血尿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血尿症状,请及时就医,避免因忽视而延误病情。记住,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及时关注每一个身体信号,才能远离疾病的威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