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理、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参与,是男性性行为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对于长时间不射精,有些男性朋友可能觉得这是厉害的表现。其实不然,那么,性生活过程中总射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射精症指具有正常的性欲,阴茎勃起功能正常,但在性生活过程中不能达到性高潮,无法实现射精,无精液排出。
不射精症是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属于射精功能障碍,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个人的性满足感,也可能对伴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阴道内性交不射精,但在其他情况下可射出精液,是所有不射精症中最常见的一类。
精神心理因素:如对配偶不满意、夫妻关系不协调、思想压力大、性生活环境不佳等都会导致男方对性生活采取克制态度,长期下来就可能引发不射精症。过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对射精过程的调控出现障碍。
性知识缺乏或性恐惧:夫妻双方如果缺乏足够的性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性交,或者对性有恐惧心理,就可能无法达到射精所需的阈值,从而导致不射精症。
性疲劳或射精衰竭:频繁的性交或射精行为容易造成脊髓射精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不射精。
长期或频繁手淫:手淫时性刺激强度远大于性爱时的强度,长期手淫者可能会因为习惯了高强度的性刺激而难以适应正常性生活中较低强度的刺激,导致达不到射精所需要的阈值。
阴道内性交、梦遗或手淫等情况下,均不射精。
神经系统病变与损伤:包括大脑侧叶病变、脊髓损伤、传导神经障碍等。例如,大脑侧叶病变时,患者虽然性欲正常,但在性交时却不能射精。
医源性因素:进行某些外科手术(如恶性肿瘤直肠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术、胸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射精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不射精症的发生。
泌尿生殖系统局部病变:如包茎或伴有包皮口狭窄的包皮过长、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阴茎外伤、膀胱颈松弛、严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等问题也可能引起不射精。
内分泌异常: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导致射精障碍。
药物性因素:一些抗高血压药、镇静安定药物或肾上腺素阻滞剂等药物,以及慢性酒精中毒或毒品使用,都可能诱发不射精。
如果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射精,倡导以矫正性行为、性心理出发。心理咨询或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改善与伴侣之间的沟通。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增强体质、均衡饮食、戒烟禁酒等,有助于整体健康状态的提升,从而改善不射精症。
针对药物因素导致的不射精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现有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不会影响射精功能的药物,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不射精症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少,且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可以使用一些特定药物以增强输精管、射精管等射精相关生殖腺功能来辅助射精过程。
可采用精囊镜检查观察精阜、射精管开口情况。对于由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器质性不射精症,可通过手术方法解除梗阻,恢复射精功能。针对由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问题(如尿道下裂),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不射精症虽然病因及治疗仍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但其并非不可克服的问题。重要的是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确切原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伴侣的支持与理解也非常重要,共同参与治疗过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