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美国泌尿外科医生Marshall、Marchetti和Krantz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即Marshall-Marchetti-Krantz(MMK)手术。该手术通过开放手术的方式,将膀胱颈和尿道近端缝合固定于耻骨联合后方的软骨膜上,以恢复尿道的正常解剖位置。
手术特点:MMK手术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经耻骨后悬吊术,开创了通过耻骨后间隙进行尿道固定的先河。
局限性:由于缝合固定于耻骨联合软骨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耻骨炎等并发症。
Burch手术的改进
1961年,英国妇科医生John Christopher Burch对MMK手术进行了改良,提出了Burch悬吊术。该手术将膀胱颈和尿道近端固定于Cooper韧带上,而非耻骨联合软骨膜。
手术特点:Burch手术避免了耻骨炎的发生,同时提供了更稳定的尿道支撑。
优势:Burch手术成为经耻骨后悬吊术的经典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Marshall, V. F., Marchetti, A. A., & Krantz, K. E. (1949). The correction of stress incontinence by simple vesicourethral suspension. Surgery, Gynecology & Obstetrics, 88(4), 509-518.
Burch, J. C. (1961). Urethrovaginal fixation to Cooper's ligament for correction of stress incontinence, cystocele, and prolapse.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81(2), 281-290.
二、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TVT,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TVT手术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术式。其“无张力”理念和高成功率使其在尿失禁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TVT手术是由瑞典医生Ulf Ulmsten和Peter Petros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并推广。TVT手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条合成悬吊带(通常为聚丙烯材料),以恢复尿道的支撑功能,而不需要将尿道固定于耻骨后方的结构上。
TVT手术的首次报道:Ulmsten等人于1996年首次报道了TVT手术的临床应用,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手术特点:TVT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阴道小切口和耻骨上小切口完成,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创新性:TVT手术的最大创新在于“无张力”理念,即悬吊带在放置时不需要拉紧,而是依靠患者自身的腹压来调整张力,从而减少了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
Ulmsten, U., Henriksson, L., Johnson, P., & Varhos, G. (1996). An ambulatory surgical procedure under local anesthesia for treatment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7(2), 81-86.
TVT-O or TOT(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是TVT手术的一种改良术式,通过闭孔路径放置悬吊带,减少了膀胱损伤的风险。
Miniarc单切口悬吊术进一步简化了手术步骤,通过单一切口完成悬吊带的放置,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