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绞痛的阶梯化止痛治疗需结合疼痛程度、患者状况及药物特点,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适用情况:一线选择,尤其适用于中重度疼痛。
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及输尿管水肿,缓解痉挛性疼痛。
常用药物:
- 双氯芬酸(口服/肌注/栓剂,50-100mg/次)
- 酮咯酸(静脉注射,30mg/次)
- 布洛芬(口服,400-600mg/次)
优势:镇痛效果与阿片类相当,且减少复发风险,可能促进结石排出。
禁忌: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过敏者禁用。
第二步:阿片类药物
适用情况:NSAIDs疗效不足或存在禁忌时,用于中重度疼痛。
作用机制:作用于中枢阿片受体,快速镇痛。
常用药物:
- 吗啡(5-10mg皮下/静脉注射)
- 哌替啶(50-100mg肌注,注意代谢产物蓄积风险)
- 曲马多(50-100mg口服/静注)
注意:需短期使用,监测呼吸抑制、恶心等副作用,避免长期依赖。
第三步:解痉药物(联合使用)
作用机制: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增强止痛效果。
常用药物:
- 间苯三酚(40-80mg静脉滴注,无抗胆碱能副作用)
- 山莨菪碱(10mg肌注,可能引起口干、心率加快)
- 坦索罗辛(0.4mg口服,α1A受体阻滞剂,辅助排石)
阶梯化方案示例
1. 轻度疼痛:NSAIDs(如双氯芬酸口服) + 解痉药(间苯三酚)。
2. 中重度疼痛:
- 首选NSAIDs静脉给药(如酮咯酸);
- 效果不佳时加用阿片类(如吗啡);
- 联合解痉药(α1A受体阻滞剂辅助排石)。
3.顽固性疼痛:NSAIDs + 阿片类 + 解痉药三联治疗,
4.对于顽固性疼痛,请泌尿外科会诊,急诊放置输尿管支架,或体外碎石。
注意事项
- 禁忌证管理:肾功能不全者避免NSAIDs,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但镇痛效果较弱);呼吸衰竭患者慎用阿片类。
- 监测与评估:每30-60分钟评估疼痛程度,调整剂量;监测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 病因治疗:止痛后需行影像学检查(如CT)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制定排石或手术方案。
指南依据
-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指南:推荐NSAIDs为肾绞痛一线用药,优于阿片类药物。
- 中国专家共识:强调联合解痉药(如α受体阻滞剂)以改善症状及排石效率。
通过阶梯化、多模式镇痛策略,可有效控制急性肾绞痛,同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