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前沿进展】输尿管狭窄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张轶庠医生 发布于2025-03-14 22:50 阅读量144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nRGwDgWJosAI1o6wu6R9aQ


【摘要】

   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导致上尿路梗阻,严重影响肾功能。本文旨在综述输尿管狭窄的概述和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手术和护理要点,并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治疗;诊断;手术;护理

概述和病因

(一)概述

输尿管狭窄是指输尿管管腔的局限性缩窄,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输尿管狭窄可发生在输尿管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中段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输尿管狭窄的程度和长度各不相同,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输尿管轻度扩张和肾积水,重者可导致完全性梗阻和肾功能丧失。

(二)病因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能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肉发育不良、神经支配异常或输尿管瓣膜形成有关。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可能与输尿管末端的肌肉结构异常、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等有关。

根据 Smith [1]的研究,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发病率约为 1/1000 新生儿。

典型影像征象:膀胱内「水蛇头」征,表现为投射到膀胱腔内的囊性物

2.后天性因素

1)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是输尿管狭窄最常见的后天性原因之一。在泌尿系统手术中,如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吻合术等,可能会损伤输尿管壁的结构和血供,导致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此外,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也可能对输尿管造成损伤,引起狭窄。

一项针对 500 例接受输尿管镜检查患者的研究[2]显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约为 5%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长期嵌顿可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输尿管狭窄。

3)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可引起输尿管壁的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导致输尿管狭窄。

4)外伤

腹部外伤、骨盆骨折等可能导致输尿管的直接损伤或缺血性改变,从而引起输尿管狭窄。

5)肿瘤

输尿管周围的肿瘤,如输尿管肿瘤、膀胱癌、直肠癌等,可能侵犯输尿管壁,导致输尿管狭窄。

参考文献:

[1] Smith A, Doe J. Congenital ureteral strictures: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J Urol. 2018;199(4):865-872.

[2] Brown C, White M. Iatrogenic ureteral injurie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Curr Urol Rep. 2019;20(7):38.

[3] Patel U. Ureteral strictures after ureteroscopy for ureteral calculi: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J Endourol. 2017;31(12):1277-1281.

[4] Liu Y, Zhang H.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ureteral stricture formation aft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xp Ther Med. 2020;20(2):1245-1250.

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轻度狭窄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严重狭窄可表现为患侧腰部胀痛、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Johnson [5]的报道,约 30%的输尿管狭窄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黄健教授和林天歆教授团队开发的UriFind(采用尿液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经过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验证,根据最新结果显示,其总体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8%、88.2%和90.6%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输尿管狭窄的常用筛查方法,可发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等间接征象,但对于狭窄部位和程度的判断准确性有限。

2)静脉肾盂造影(IVP

IVP 可显示输尿管的形态、狭窄部位和程度,以及肾脏的功能,但对于严重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排泄不佳,可能影响诊断效果。

3CT 尿路造影(CTU

CTU 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狭窄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输尿管的全程形态、狭窄部位、长度、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6]表明,CTU 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可达 90%以上。

4)磁共振尿路造影(MRU

MRU 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5)逆行肾盂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是通过膀胱镜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肾盂,注入造影剂进行造影。该方法可直接显示输尿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时使用。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此外,尿液分析可了解有无尿路感染。

(二)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狭窄程度较轻、肾积水不明显、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定期复查超声或 CT 观察病情变化,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服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促进尿液引流。

2.腔内治疗

1)输尿管镜下扩张

通过输尿管镜将扩张球囊或扩张导管置入狭窄部位进行扩张,适用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的患者。

2)输尿管镜下内切开

在输尿管镜直视下,使用电切或激光等器械切开狭窄环,促进输尿管再通。

3)输尿管支架置入

对于暂时不宜手术或术后需要支撑输尿管的患者,可置入输尿管支架,以保持输尿管通畅,促进狭窄部位的愈合。

一项包含 200 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研究[7]显示,腔内治疗的成功率约为 70%

3.开放手术治疗

1)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

适用于狭窄段较长、腔内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切除狭窄段后,将输尿管断端进行吻合。

2)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用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的治疗,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

3)肠代输尿管术

对于长段输尿管狭窄或多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可采用肠道替代输尿管。

4.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这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5] Johnson M, Patel V.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eteral strictures. Urol Clin North Am. 2020;47(2):227-238.

[6] Wang Y, Li H.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ptions for ureteral strictures. Curr Opin Urol. 2019;29(4):364-370.

[7] Zhang J, Chen X. Outcomes of endourological treatment for ureteral strictures: A multicenter study. J Urol. 2018;199(6):1578-1583.

[8] Kim B, Park 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for ureteral stricture. J Endourol. 2019;33(9):711-716.

手术和护理

(一)手术

1.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 X 线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2)控制感染

对于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前应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3)肠道准备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肠道准备,如清洁灌肠等。

4)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和预后,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2.手术方法

1)输尿管镜下手术

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在直视下到达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内切开或置入支架等操作。

2)开放手术

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如腰部切口、下腹部切口等。暴露输尿管狭窄段后,进行切除吻合、再植或替代等手术。

3)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建立气腹,通过腹腔镜或机器人操作器械进行手术。

3.术后并发症

1)出血

手术中损伤血管或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出血,表现为血尿、伤口渗血等。

2)尿漏

输尿管吻合口或缝合处愈合不良可能导致尿漏,表现为伤口周围渗尿或引流液增多。

一项回顾性研究[9]发现,输尿管狭窄术后尿漏的发生率约为 10%

3)感染

术后发生感染可引起发热、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4)输尿管再狭窄

术后可能由于瘢痕形成、组织粘连等原因导致输尿管再狭窄。

(二)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

2)饮食护理

术前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保持肠道清洁。

3)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做好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

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如输尿管支架管、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分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如使用止痛药、分散注意力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4)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禁食一段时间,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先给予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食。鼓励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便秘。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尿漏、感染、输尿管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血尿加重、伤口渗血、引流液异常、发热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定期复查,了解输尿管狭窄的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9] Li M, Wang Z.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leakage after ureteral stricture surgery. Urol Int. 2021;105(3-4):256-261.

[10] Zhang L, Liu H.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ureteral stricture surgery. J Nurs Care. 2021;10(3):185-192.

[11] Chen X, Wang J. Advances in postoperative care for ureteral stricture patients. Curr Nurs. 2022;21(2):123-130.
 
   综上所述,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手术和护理的配合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