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上尿路手术(Laparoscopic Upper Retroperitoneal Surgery, LURS)广义上是指针对腹膜后间隙的肾上腺、肾脏、输尿管及其附属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病变采用的外科微创治疗方式1,是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筋膜间层面(Inter-Fascial Planes, IFP)是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是腹腔镜上尿路手术中进行无血化操作的理想工作空间2。
目前学界对于腹膜后间隙的筋膜间层面解剖关系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3。
2.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2014,36(10):1079-1087.
3.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2016,48(2):201-206.
腹膜后间隙的筋膜间层面解剖关系众说纷纭
腹膜后间隙的筋膜结构繁多,在手术过程可能误入不同的解剖层次或人为制造“筋膜”结构。
不同亚专科对于手术中所见的解剖结构命名方法多种多样,缺乏标准化。
在腹腔镜术中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精细解剖大体标本观察腹膜后间隙结构,并从肾周间隙筋膜取材染色以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
具体实验包括:
1.大体局部精细解剖(成年男性 福尔马林标本);
2.大体横截面标本制作(成年男性 冰冻标本);
3.筋膜组织获取(来自新鲜捐献标本)、固定切片后行Masson染色;
Translational Andrology and Urology, Vol 13, No 5 May 2024.
肾旁脂肪与肾周脂肪囊之间存在明显分界线。
以肾脏为中心,自内向外的筋膜结构依次为:
1.肾包膜;
2.肾周脂肪;
3.肾筋膜;
4.腹膜&侧锥筋膜;
5.肾旁脂肪;
6.腹横筋膜。
肾筋膜前后层相互延续;腹膜间皮下组织及肾筋膜间皮下组织存在相互独立的血管网。
在张力作用下肾周间隙疏松的筋膜组织可呈现多层白色蛛丝状纤维条索结构。
Masson染色结果表明肾前筋膜前方存在明显分层的单层筋膜结构。
1.筋膜组织由间皮层(单层立方上皮及基底膜)和间皮下组织构成;2.融合层呈现多层平行排列条索纤维;
肌肉前方的筋膜结构由PRF、LCF、肾旁脂肪、肌肉表面筋膜共同构成。
验证了消化系-泌尿系筋膜之间的两个重要层面:
结肠全系膜切除术(CME)与LURS(e.g.: LRN)的理想操作层面:壁腹膜(原始胚胎后腹膜)-肾前筋膜间层面。
壁腹膜(原始胚胎后腹膜)-肾前筋膜间层面是典型的乏血管区域。
该研究认为:结肠全系膜切除术(CME)中一并切除壁腹膜是系膜完整切除(以实现瘤控目标)的保障。
争议:Toldt间隙是CME的正确层面。
PRF-LCF 存在多种融合变异可能(腹膜后入路的筋膜层次不易辨认)。
建立消化-泌尿-生殖系筋膜间层面。
筋膜间层面的建立-扩大-跃迁三部曲——恢复解剖秩序。
Colorectal Dis. 2023 Apr;25(4):764-774.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系统脏器在各自筋膜夹层内迁移或旋转。
初学者:寻找正确筋膜间层面,尤其是壁腹膜-消化系筋膜间层面、消化-泌尿生殖系筋膜间层面。
例如:LURS术中可见供应中段输尿管的血管在泌尿系筋膜内部走行;
建立泌尿系筋膜与血管周围筋膜间层面:避免误入滋养输尿管的相应血管所在的筋膜层次。
(1)腹膜后间隙中泌尿系、消化系等筋膜在发育过程中可相互堆叠或融合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筋膜间层面结构;
(2)筋膜组织由间皮及间皮下组织构成,不同层次筋膜的间皮下组织存在相互独立、互不相通的微血管网络和脂肪组织;
(3)腹腔镜下可通过建立并扩大筋膜间层面结构以获得上尿路手术理想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