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临床泌尿外科实用经验:轻松搞定膀胱尿道镜术的并发症

张轶庠医生 发布于2025-03-10 07:31 阅读量79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1b07vQURfgdKjO5gzXfr3w

膀胱尿道镜术是泌尿外科医师最常用的诊断治疗手段之一。膀胱尿道镜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之高,需引起高度重视。



尿道损伤



尿道粘膜十分娇嫩。膀胱镜术的并发症最多发的是尿道粘膜擦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例膀胱尿道镜术后都有程度不等的尿道粘膜擦伤。

下图是一例很顺利的膀胱尿道镜检查后尿道擦伤的图像(图 1)。


图 1  尿道粘膜擦伤


严重的尿道损伤也不少见,有尿道黏膜撕裂伤、尿道贯通伤等,尿道损伤后形成尿道狭窄(图 2),甚至假道(图 3)、瘘管等。


图 2 尿道损伤后狭窄


图 3 外伤后假道,(导管插入假道,上方为尿道口)


膀胱尿道镜术并发尿道损伤常见的原因有:


①不熟悉尿道解剖:男性尿道有两个狭窄、两个弯曲,尤其是尿道膜部的狭窄和耻骨下弯曲,最容易损伤。


②选用膀胱尿道镜过粗:中国人尿道内腔平均大小为 24F,使用膀胱镜或尿道扩张时,应以 24F 为最大标准。很多人选用 26F,甚至 28F 的器械。


③不用滑润油或滑润油涂抹太少。


④动作粗暴:遇有阻力仍用暴力强行插入。


⑤违反操作常规:如操作时闭孔器与观察窗未严密闭合、转向器未放平等。


注意了上述原因,能有效预防尿道损伤。


处理:


尿道挫伤或轻微擦伤,少量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一般经 1~3 天即可自愈。如出血明显时可行体外压迫出血部位的尿道,片刻即可止血。遇广泛尿道粘膜撕裂或尿道贯通伤,应放置导尿管 1~2 周。


对尿道贯通伤并发尿潴留,插入导管失败或留置导管无效者,则需手术处理;有尿外渗时,需作切开引流。



膀胱损伤



1
膀胱挫裂伤


产生膀胱粘膜挫裂伤的原因有 :


①膀胱尿道镜插入过快过深。


②观察时,膀胱镜鞘移动或转动幅度太大。


③输尿管插管时抬高的转向器钩住了膀胱粘膜。


④使用异物钳,碎石器和活体组织钳等器械时,误将正常粘膜钳夹。


⑤膀胱内充水不足。


⑥膀胱粘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等情况下视野不清。


处理:


膀胱挫裂伤后并发出血。少量血尿可采用保留导尿管及定时膀胱冲洗, 保持尿路通畅治疗。出血量大时常有大量血块,可用 Ellick 冲洗器吸出,如仍不能止血、应行手术处理。


2
膀胱破裂


膀胱破裂可见于下列情况:


①膀胱镜插入过快过深,动作粗暴。


②膀胱充水过多,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变薄。


③病理性膀胱挛缩,膀胱容量缩小,膀胱壁弹性差。


④膀胱镜下取异物、碎石、取活体组织或电切肿瘤时,操作过深。


⑤膀胱炎症时对外来刺激高度敏感,患者精神紧张或疼痛,引起腹部和膀胱肌肉剧烈收缩, 导致腹压和膀胱内压突然增高,可在膀胱病变处造成破裂。


处理:


膀胱破裂时,患者立即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剌激症状,全身出现脉搏细速,冷汗淋漓。灌入膀胱内的液体量大大超过引出的量,膀胱破裂诊断多能迅速确定,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为减少和预防膀胱损伤,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膀胱尿道解剖和膀胱镜术操作常规。


②术前了解病史,有无尿道和膀胱病变,有尿道狭窄或挛缩性膀胱 ( 容量小于 50 毫升 ) 者,不可作膀胱尿道镜检查。


③麻醉必须完善,取得病人合作;动作轻巧,禁忌暴力。


④膀胱内有病变时, 膀胱充盈不宜过度, 操作尤应慎重;


⑤膀胱尿道镜下手术时,应反复冲洗膀胱,看清病变后,方可进行相应手术,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感染



膀胱尿道镜检查对膀胱和尿道的剌激可引起粘膜充血水肿,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剌激症状,一般经 1~3 天可自愈。


若粘膜损伤严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则可导致尿道炎和膀胱炎。细菌也可经前列腺管开口及射精管开口引起急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


原有尿路感染,检查前未用抗生素控制,检查后感染加重可并发肾盂肾炎,尤其是上尿路存在梗阻积水、或逆行插管造影时,更易发生。


处理:


临床症状主要是寒颤、高热、腰痛以及尿频、尿急、血尿等。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肾盂积水者如药物治疗无效,可再行逆行输尿管插管持续引流或行经皮肾穿剌引流,可获好的治疗效果。


细菌经擦伤粘膜处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患者出现寒颤、高热、周身不适及呕吐等,历时约 2~3 天逐渐恢复。若患者抵抗力差,细菌毒力强或治疗不当,病程可延续一周左右。少数病例可发展成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膀胱尿道镜检查并发感染大多是由于对病人局部准备不充分、消毒不彻底、器械和敷料灭菌不严以及操作过程中污染等方面引起。为了预防膀胱尿道镜检查后感染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术前作好患者准备以及器械、敷料的消毒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②认真提高膀胱尿道镜检查水平,操作轻巧,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损伤的可能。


③对上尿路、下尿路有梗阻者或合并慢性感染者,术前、术后均应用抗生素。


④术后常规用药预防感染。



其他并发症



1
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原已排尿不畅,膀胱尿道镜检查后加重膀胱颈部的水肿或因膀胱内的血块,常导致急性尿潴留。


2
无尿


在输尿管插管或逆行肾盂造影之后,偶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一般认为多因输尿管插管或造影剂的剌激所致反射性短暂的肾功能抑制。


也有可能在原有肾功能不全基础上加上输尿管插管、肾盂造影的剌激以及损伤出血、感染的影响,进一步促使肾功能损害,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膀胱尿道镜检查前,对疑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作肾功能检查,对双侧上尿路病变最好分次检查,检查后应注意观察尿量。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应按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处理。


3
电灼伤、电击伤


膀胱尿道镜照明灯泡电压是通过变压电箱将 220 伏电压变为 3~4 伏。如检查过程中变压箱损坏或误将 220 伏电压接于膀胱尿道镜上,则会导致患者严重电击伤。高频手术电刀绝缘不良,或术中贴在病人身上电极板固定欠妥,均会造成深度电灼伤。术前应作好器械电路及变压电箱检查作以预防。


4
器械折断或零件脱落


输尿管导管、套石篮折断,活组织钳、手术剪关节松动脱落于膀胱尿道内,也有发生。异物残留会引起感染、出血、疼痛或梗阻,应立即经膀胱尿道镜或手术取出。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术中要细心操作,避免器械折断于体内。




图片:作者供图
参考文献:经 浩,刘定益. 泌尿腔内诊治图谱 [M].201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2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