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 则
1. 本计划具体执行中需视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
3.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如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
4.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每日2-3次,对减轻肿胀效果明显
5.具体训练方法见后附录,特别强调肢体伸直角度的恢复
术后各时段康复指导
术后当日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可尝试大腿前侧肌肉绷紧及放松
(清醒时,不限次数,至疲劳为止,组间休息30分钟)
术后第一天
1.术后24小时后,可扶双拐手术肢体不着地行走(仅限于必需活动如上洗手间等)
2.踝关节运动——用力、缓慢、全范围活动踝关节,尽可能多做(附1—图1)
3.大腿前方肌群练习——即肌肉绷紧及放松。(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4.大腿后侧肌群练习——患腿用力下压,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附1—图2)
5.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弯位置,保持肢体伸直(以利于伸直角度恢复)
6.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20次/组,3组/日,早中晚各一次(附1—图4)
7.髌腱(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如髌腱切口处的疼痛较明显,可2-3日再行练习,且次数减半
术后第二天
1.可下地走路,保护下部分负重(三分之一体重),踝关节抗重力练习(附1—图3)
2.侧抬腿练习:侧卧位下肢伸直向上抬高60度,20次/组,早中晚,(附1—图5、6)
3.后抬腿练习:俯卧,肢体伸直向后抬起离床面15cm,20次/组,3组/日,早中晚
4.双足交替负重练习:双手扶床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内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单腿负重站立2分钟,10分钟/次,3次/日,早中晚(附录1—图7)
术后第三天
1.继续以上各项练习
2. 开始屈曲练习,尽可能大角度,方法见后备注
3.可在保护下完全手术肢体负重,活动以不引起关节肿胀为止
术后第四天
1.去除棉花腿包扎,继续以上练习
2.开始单腿站立平衡练习。见附录1——图8,5分钟/次,2-3次/日,早中晚各一次
3.主动屈膝达70-80°
术后第五天
1.继续加强第四天各项练习,加强屈膝关节练习,角度可达90°
2.开始站立位0-45度范围内主动伸屈练习。但不靠墙。30次/组,2-3组/日,练习后肿、痛则冰敷
术后一周
1.继续上述屈膝练习,主动屈曲达90°以上,可单足站立
2.静蹲练习(附录2—图1、2)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3—5分钟/次,间隔5秒,5-10次/组,3组/日
术后三—四周
1.继续练习屈曲,被动屈曲至130°;伸直角度可达与未手术侧大腿基本相同
2.强化肌力练习,跨步练习(见附录1—图21—25,附2—图6—9),30次/组,2-4组/日
3.继续静蹲练习,可正常行走,关节无肿、痛
术后第二月
1.被动屈曲达130°,正常步行,上下楼、骑自行车,行走5000米无肿痛,
2.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练习。患腿上肢扶床,单腿站立,上体正直,缓慢下蹲至屈曲45°处,再缓慢蹬直至完全伸直。20-30次/组,3组/日,早中晚各一组
3.跪坐练习(附2—图14)
术后第三月
1.全面恢复日常活动,强化肌力(同上)及关节运动
2.开始膝绕环(见附2—图15)、跳上跳下(见附录2—图16)、跨跳(见附录2—图13)等,20次/组,3组/次,3次/日,组间休息90秒
3.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4.运动员开始基本动作的专项练习
术后第四月后
1.全面恢复运动或专项运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2.通过测试,患肢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备 注
一.屈曲的练习方法:
以下方法任选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效果,且极易造成肿胀。绝对禁止暴力推拿。
1.髌骨松动术(拆石膏后开始):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
2.坐(或仰卧)位垂腿: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
3.仰卧垂腿: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双手抱腿以固定),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 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负荷不应过大,否则肌肉不能放松,即无效果)。要求同上。见附录1—图9。
4.坐位“顶墙”: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见附录1—图10。
5.俯卧屈膝:俯卧位(脸向下趴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
6.主动屈伸练习:(被动屈曲后进行)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3。
二.伸屈的练习法:
伸展练习中肌肉及后关节的牵拉感及轻微疼痛为正常,不可收缩肌肉对抗,应完全放松,否则无效。
练习中采用负荷的重量不宜过大,应使患膝敢于放松,持续至30分钟。练习过程中不得中途休息。
1.坐位伸膝:坐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重物。放松肌肉,30分钟,1—2次/日。见附录1—图14。
2.俯卧悬吊:俯卧,膝以下悬于床外,踝关节处加重物。见附录1—图15。要求同上。
3.主动牵伸:见附录1—图16、20。于极限处保持10秒,放松5秒。20—30次/组,1—2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