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潜伏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亚临床肺结核,陈旧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是怎么回事?

方木通医生 发布于2024-08-17 20:08 阅读量10963

本文由方木通原创

        全世界约25%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其中绝大部分并没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但结核菌长期存在体内且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持续的免疫应答,这种状态称为结核潜伏性感染(LTBI),LTBI没有任何症状,且痰液结核病原学检查阴性,胸片或胸部CT检查没有活动性病变,但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比如PPD或EC)和/或r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可以诊断。

        小部分(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一般发生在感染后两年内,主要是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通常有肺结核相关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部分患者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免疫功能低下或发育不完善的结核潜伏感染者更容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比如艾滋病,尿毒症血透,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使用,尘肺,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婴幼儿或儿童等。因此世卫组织推荐对上述人群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在我国,因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也将学生结核潜伏感染者列为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目标人群。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有多种方案,最经典的方案是每天服用1次异烟肼,疗程6-9个月(6-9H);其他方案包括每天服用1次利福平,疗程4个月(4R);或每天服用1次异烟肼+利福平,疗程3个月(3HR);或每周服用1次异烟肼+利福喷丁,疗程3个月(3HP);或每天服用1次异烟肼+利福喷丁,疗程1个月(1HP)。每种方案都是有效的且各有优缺点。具体选用何种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规范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60-90%,但需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潜伏性结核在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过程中可能经历一个中间阶段称为亚临床肺结核,它是指没有临床表现,仅有痰结核菌培养阳性及影像学改变,实际上是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阶段。活动性肺结核经过规范治疗后痊愈称为非活动性肺结核,部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因免疫功能较好可以自己痊愈,并常在体检拍胸片或CT时发现肺部钙化灶或条索影增殖性病灶等。相反,少数已经治愈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复发再次变为活动性肺结核,当然也可以是重新感染发病。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