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后腰酸背痛、漏尿、长胖……?多半是没做好这几件事

蔡贤兵医生 发布于2023-01-09 20:51 阅读量8056

本文由蔡贤兵原创


怀胎十月

好不容易等到“卸货”的那天

以为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了


没想到后面接踵而来的问题

直接让妈妈们傻眼了


腰酸背痛、漏尿、胖了十几斤……

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夫妻生活



这些妈妈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到底要怎么解决?

一起来看看




所谓十产九腰痛,很多宝妈产后都会感到腰酸背痛。当久坐或久站,特别是抱孩子时就会感到腰部酸痛难忍,严重时翻身都无法做到。



这除了跟激素变化有关,还和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孕期体态的改变、生娃后生理性缺钙、母乳喂养钙剂补充不足、怀孕时体重增加、生娃后过度劳累或休息不足等等。


治疗方法


轻微疼痛不适,注意休息及避免不良体位、适当锻炼即可;症状较严重者需要医院就诊,配合针灸、理疗、康复锻炼等治疗。


如产后出现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疼痛,无法翻身起床,行走,X线检查发现耻骨联合间隙≥1cm,或伴耻骨联合错位,此为耻骨联合分离症,一定要记得佩戴骨盆带至少一个月,同时配合手法复位和康复理疗。





有些孕妈妈们在产后会出现漏尿、尿频、性生活不和谐这些常见的“后遗症”,其实这都是因为盆底肌在“作怪”。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就像一张强有力的网兜,把尿道、阴道及直肠等器官稳稳的托在正常的位置,并调控着大小便和性生活。



随着胎儿不断长大子宫不断增大以及激素的变化,骨盆过度前倾,使得这个“网兜”持续受压逐渐松弛,弹力、支撑力大不如前,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盆底肌锻炼,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就“找上门”了。


治疗方法


轻症患者可以通过理疗和康复训练恢复;症状较严重者(未达到手术指征)可结合针灸、中医手法治疗;重症则应多学科综合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配合针灸、中药治疗来防止术后并发症。


除了专业治疗,做好凯格尔运动(也称提肛运动)也很重要,它可以预防和降低妈妈们的产后尿失禁、阴道脱垂以及子宫脱垂的问题。




腹直肌指的是我们腹部前侧的两束肌肉(如下图所示),当它俩之间的腹白线的宽度变大时,“分离”的现象就出现了。



腹直肌分离可能会让妈妈们在“卸货”后仍然觉得像怀着身孕一样不适,此外,还会引起或加重骨盆前倾及腰痛,比较严重的会影响腹腔脏器的功能,引起或加重便秘、盆底功能障碍等问题。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腹直肌分离的话,妈妈们可以躺在床上自测一下:


仰卧位两腿弯曲,暴露腹部,做抬头腹直肌收缩的仰卧起坐起始动作,一只手从上向下用手指垂直下探,如有腹直肌分离存在,手指可探入腹腔,感觉有深沟存在。



正常人没有深沟存在,腹直肌两侧之间的宽度不超过2cm。


治疗方法


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情况会逐步恢复,但如果存在腹壁本身薄弱、双胞胎、胎儿过大、多次生产等情况,则可能引起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宽度>2cm的,经过针灸理疗配合呼吸锻炼及腹肌锻炼大部分可恢复正常,注意切勿做仰卧起坐等动作;如果产后1年腹直肌分离宽度超3cm并伴有脐疝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产后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孕期产后内激素的变化、生娃后腹部肌肉松弛、运动少、产前和产后吃大量的高热辣量食物、个人遗传及体质因素等等。



但有些肥胖可能只是自己觉得胖,咱可以根据体重指数(BMI)、腰围(WC)、体脂率(BFR)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人群:


BMI=体重(kg)/身高²(m)。BMI≥24 为我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如:体重65kg身高1.58米的BMI是:65÷1.58²=26(超重)


腰围(WC):>85cm为我国女性腹围中心性肥胖的切点。


体脂率(BFR):>30%为女性肥胖界限。


治疗方法


坚持母乳喂养:


有利于消耗掉孕期体内堆积的脂肪,促进产后妈妈形体恢复。


● 合理调整饮食:


①饮食多样化,以低脂、低糖为主②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蛋)③补充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片、玉米、糙米等)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⑤补充多种维生素、钙


● 科学运动:


选择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从散步过渡到快走、慢跑、产后瑜伽等。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开始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前,一定要得到医生的评估指导,产后42天内避免中高强度运动;产后三个月内尤其是出现盆底脱垂等情况的,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可以逐步增加,比如从每天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天0.5小时-1小时。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用一次性埋线针具将医用可吸收线体植入体表相应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物理及化学刺激效应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中医微创外治法,相当于长效针灸2周-1月/次,3-6次一疗程,可有效抑制食欲、改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针灸能治的慢性病都可用埋线代替。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

妈妈们不仅要注意好防护

同时也要及时做好产后康复哦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孕产康复门诊/中医盆底康复门诊



妇幼健康科普


科普支持 | 针灸推拿科 蔡贤兵 杨瑞君 健康教育科

采写编排 | 宣传科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本文所涉及案例及照片内容,谢绝私自转载和挪用到其他资讯平台,否则后果自负。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