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现,我国会出现第二次大规模暴发吗?

杨睿医生 发布于2020-03-30 12:34 阅读量7441

本文由杨睿原创

3月30日,今天是国际医师节,感谢在疫情中奋勇拼搏的全体医护人员。截止到今天十点,全国确诊病例3203例,比昨天减少236例,新增确诊病例106例,疫情基本控制。

湖北荆门29日通报了1例无症状感染者,并公布其活动轨迹。据荆门发布的消息,2020年3月27日,1名甲状腺疾病患者到市一医院(南院区)就诊入院,3月28日经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此前河南公布漯河市一起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牵出了平顶山市郏县的3名无症状感染者。同时也让公众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无症状感染者”身上。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前一段时间,武汉曾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确诊病例”的情况,引发市民担忧和质疑。对此,3月23日,武汉市卫健委明确重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定义,疑似及确诊病例需具备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来进行判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据张文宏教授介绍,上海现在100多例输入性病例中,发现无症状的病人越来越多。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无症状感染者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

在张文宏看来,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所以“上海对入境来沪人员实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一规定很有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筛查来自境外的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它的传播力很强,虽然年轻人感染后的重症率很低,但整体重症率明显高于流感。”张文宏说,“而且存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总理说。

李克强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之初,我们集中主要精力救治新冠病毒有症状感染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现在要持续巩固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在全力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做好社区防控的同时,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等群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时也特别强调,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钟南山院士还表示: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作出一些推断。比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

资料显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四是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都要根据医疗规则制定明确的科学防治方案,坚决遏制可能形成的新的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李克强总理说。

现在出现少数无症状感染者,我们也没有必要人人心惶惶,我们的防控体系是健全的。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控,张文宏强调防控措施要紧,双重“警钟”敲响,我们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把防控预案制订的更周密一些,把一些疫情防控中的漏洞尽早补上,这场战役我们一定会最终胜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