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保湿、防晒是日常护肤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步骤。皮肤是人体隔离外界环境的第一道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好皮肤的天然屏障是皮肤健康的关键。
第一步:清洁
“清洁做不好,后续的护肤工作就白费了”,那清洁要怎么做才算“好”呢?每天早晚都应清洗1次。水温随季节而变化。
注意过冷的水会使毛孔收缩,不利于彻底去掉污垢,过热的水会过度去脂,破坏皮脂膜。油性皮肤可交替使用热冷水,热水有助于溶解皮脂,冷水避免毛孔扩张。正常情况下,提倡清水洁面。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或粉质、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
当然不同肌肤采用的清洁产品是有区别的,油性痘痘肌建议选择泡沫丰富的洁面产品,干性及中性肌肤建议使用没有泡沫的洁面乳,每次用量1 ~ 2 g(黄豆至蚕豆大小),以面部T区为重点,用手指轻轻画圈涂抹后,用吸有清水的毛巾擦洗。
洁面后喷润(爽)肤水、或擦保湿霜等,以恢复皮脂膜,维护正常的弱酸性pH值。

第二步:保湿
皮肤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中的,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当皮肤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稳定的内环境,因而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是最基本的条件。
保湿类化妆品通过模拟皮肤天然保湿系统,保持皮肤水分含量,是最常用的护肤产品。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秋冬季),皮肤就开始失去水分,需要使用良好保湿作用的润肤剂。润肤剂可选择含有凡士林(petrolatum)、矿物油(mineral oil)、亚油酸(linoleic acid)、神经酰胺(ceramides)、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或甘油(glycein)等保湿成分的产品。而在潮湿的环境中(春夏季),皮肤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这时候选择保湿乳液(lotion)即可。
建议足量使用,随身携带小包装的润肤剂,当感觉到皮肤干燥可随时涂抹,抹润肤剂时要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可轻柔的按摩。润肤剂只是阻挡水分丢失,而不能增加皮肤内水分,因此最好在洗完澡后3-5分钟内,轻轻拍干皮肤,在皮肤还处于潮湿状态时涂抹。白天洁面后或喷润(爽)肤水后再及时涂抹。充分了解自己的皮肤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三步:防晒
按照WHO建议,当UVI低于2时,不需要防晒。一般室外活动,使用衣帽、伞、太阳镜等遮盖性防晒,尽量避免体表直接暴露于阳光下。防晒类化妆品是最常用最有效方法,应遵循以下建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
1. 防晒参数的选择:
室内活动:在没有紫外光源的室内活动,不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室内可能受到UV辐射的活动(靠窗、接触较强紫外灯光源、强荧光灯、驱蚊灯、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光等),选择SPF15/PA+以内的产品;
室外活动:要根据所处地区、季节、当日UVI和室外活动时间长短做适当选择;阴天或树荫下的室外活动,选择SPF15~25/PA+~++;直接在阳光下活动,选择SPF25~30+/PA++~+++; 高强度UV:雪山、海滩、高原等环境,或春末、夏季阳光下活动,使用SPF50+/PA++++;如活动涉及出汗或水下工作,应选择防水抗汗类产品。
2. 涂擦时间、剂量与频率:在出门前15分钟提前涂抹产品。一般产品需每隔2~3h重复涂抹。涂搽量以约1分币大小涂敷于全面部为宜。
3. 清洗:一般防晒产品,清水或洗面奶即可洗净。抗汗防水性产品则需更仔细彻地清洁,或借助卸妆产品。清洁后涂搽保湿剂。

建立科学、理性的护肤三观,远离护肤“深坑”,早日找回健康强韧肌肤,让我们的皮肤因健康而变得更美丽!